当地时间2月22日晚,第87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尼亚里图导演的《鸟人》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等4座颇具分量的“小金人”,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鸟人》讲述的是主人公曾凭一个成功的超级英雄角色大红大紫,但后来家庭、事业却一落千丈。为重拾往昔荣光,主人公计划在百老汇上演一场舞台剧来挽救事业,但却遇上了一连串的麻烦。主人公不但要在耍横的配角、吸毒的女儿、难缠的情人、苛刻的剧评人之间周旋,还要痛苦地同自身的分裂人格缠斗。
一般理解,“艺术电影”就该是小众的、沉闷的,而“商业电影”则是大众的、讨好的。《鸟人》“一飞冲天”的意义在于,它在赢取“自嘲精神”胜利的同时,还成功跨越了人们对“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固有的僵化理解,让形式与内容真正融成了一体。
《好莱坞报道者》评论道:“片中富有张力的情感、黑色喜剧的讽刺味道与演员间产生的美妙化学反应,让这部影片成了一幅流动的视觉画卷,堪称壮举。”《综艺》杂志则称赞道:“导演伊尼亚里图给所有人致命一击。影片从选角到整体制作的每一个层面上都值得赞颂,它不仅让普通观众疯狂,还征服了整个艺术评论界。”
与专业电影报刊一边倒的赞赏相比,《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角度更耐人寻味。
《华盛顿邮报》认为,奥斯卡庆典很多方面并非庆祝影片本身,更是为获奖影片“扬名”。对于那些无法支付宣传推广费的影片而言,“颁奖季”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运作模式,《鸟人》就是一个典型事例。电影是艺术和科学的混血儿,为应对那些充满特效以及动画电影的威胁,“学院奖”将帮助这类小众的、实验性电影保持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给《鸟人》投票,“学院奖”评委们已经传递出一个“他们其实很痛苦”的信号,那就是如何在自己推崇的“创造力”与“票房赢利”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
(《光明日报》2.25 韩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