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

    重拾二十四节气之美

    《 文摘报 》( 2015年02月28日   08 版)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两千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它不仅仅是文人雅士吟花弄月而发展出的诗意化生活方式,更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恒久生活。

        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之观,是华夏子孙共有的文化基因,静水流深,绵延至今。

        春发

        立春:暖意渐回,春意尚弱。

        雨水:冰雪融化,春信已发。

        惊蛰:春雷始鸣,万物萌动。

        春分:阴阳各半,花事如期。

        清明:气清景明,敦亲睦族。

        谷雨:雨生百谷,寒潮已去。

        夏长

        立夏:万物并秀,百虫可闻。

        小满:颗粒灌浆,全盛可待。

        芒种:稻麦争时,农忙之际。

        夏至:白昼将短,暑热始发。

        小暑:溽湿蒸腾,内心平伏。

        大暑:酷热至极,清凉可期。

        秋收

        立秋:始觉清凉,秋怀难奈。

        处暑:暑气将止,萧瑟初起。

        白露:夜寒昼热,水露苍茫。

        秋分:昼夜等分,秋水渐凝。

        寒露:露滴凝重,寒气将至。

        霜降:凝露为霜,秋之末节。

        冬藏

        立冬:冬季之始,万物敛藏。

        小雪:雪势未盛,闭塞无通。

        大雪:瑞雪可期,春意可待。

        冬至:阳气回生,新岁迎祥。

        小寒:三九数尽,大雁始迁。

        大寒:寒气至极,春意始生。

        依节令时序而生活,是古老的时尚。

        依时令生息是古老时尚

    □萧放

        立春,四季之首,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民谚:“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在这一阳气上升,生命勃发的季节,人们以“荐羔祭韭”的方式,感谢神灵的佑护,庆贺越历寒冬的新生。同时,人们品味具有象征意味的时令佳肴,以应节气。古代立春有春盘,也叫“五辛盘”,因为盘盛五种辛辣生菜得名,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等,“取迎新之义”。五辛盘兴起于仙道信仰流行下重视养生护生的六朝时期,人们以五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唐代诗人杜甫在《立春》诗中曾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佳句,至今仍伴随着春饼、春卷令人回味。旧时北京人还有生食萝卜“咬春”的习俗。

        清明是春季的重要节气,同时是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扫墓、踏青,品尝清明团与乌饭,以祛除时疾,强身健体。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是北京清明时令佳品。带露的明前茶,则是茶中珍品。清明时节,天地澄明,人们用钻取的新火煮新采摘的明前茶,“新火试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时尚。

        立夏,昭示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为了安全度过湿热的夏季,各地有各种养生保健习俗。江南立夏饮“七家茶”,茶叶是跟左右邻里讨要的;女性喝用李子浸泡的“驻颜酒”,以在苦夏时节依然保有美丽的容颜;立夏还是健壮身心的时日,食用鲜笋、葱头、鸡蛋,养护心脏,增强脚力,江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踩烂。”古代北京,朝廷要在立夏时打开冰窖,赐文武大臣冰食。芒种时节,江南进入梅雨季节,江南人在梅雨时备办水缸、瓮罐,收蓄雨水,“以供烹茶之需”,称为“梅水”。前人《吴中竹枝词》云:“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薰蒸润绿苔。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据说梅水水味经年不变,甘滑胜山泉,为嗜茶者所珍爱。

        立秋,人们有“咬秋”的习俗,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此为《诗经》“七月食瓜”的遗意。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rú)(草本植物,可入药)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交节时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保健习俗。范成大《立秋二绝》其二云:“折枝秋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立冬,是万物收藏的时节。酿酒、腌菜,舂米,人们为冬贮而忙。值得一说的是腌菜,据说其起源周代。普通人家户户都有大菜缸,菘菜腌制一月即可食用,“脆美绝伦”,据唐人小说称:金陵士大夫家嚼齑菜,“响动十里人”。

        冬至,是岁末的重要节气,闭藏、斋戒,潜心静养,“以待阴阳之所定”。馄饨是冬至食品,它是阴阳包裹的象征物,人们进食馄饨,以促进节气的流转。而为了抒解情志,挨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很早就发明了“数九九”的游戏:“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明代北京的数九歌)。亲情友情的温暖中,人们从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消寒图则主要为闺阁女子、文人雅士所习用,他们以图画的形式标示由冬向春的时间过程:尤以染梅与填字最流行。其中,染梅是对一枝有八十一片花瓣的素梅的逐次涂染,“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

        值得一说的节令的自然物象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从大寒梅花开始,到谷雨牡丹花结束,其间有八个节气,每节三候,一候一花。这二十四番花信是由隆冬向暖春递进的花样岁月,它让时间有了斑斓的色彩。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

        □冯时

        天地之间充满了气,这不仅是今天人们的常识,而且早已被我们的先民认识。古人以为,风就是气,所以对于气的认识实际来源于人们栉风沐雨的感受。而人作为天地间的一员,其身体内也自应充满气,人的呼吸可以很自然地使人懂得这个道理。将这种观念推而广之,便会产生宇宙万物都充满着气的认识。这些认识使先民感悟到气既为生命之本,更是万物运动的源泉,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气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并促进了古代天文、历法、医学、哲学的形成。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四时寒暑也各有不同的风气。随着季节的变化,尽管天气的凉热可以为人们鲜明地感知,但地气的萌动与变化却不易被人察觉,于是至少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学会了以候鸟骨骼制成的律管候气。他们将十二律中测候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八节的律管依八方的位置植埋于地,使律管的上口与地面平齐,然后在律管中填入由芦苇内膜焚成的灰,当天交气至的时候,主候相应时令律管内的葭莩灰就会飘飞而出。古人的长期观测经验告诉他们,因地气萌发而飘出的灰是散漫的,而人为扰动所飘出的灰却是聚拢的。正是基于对这种以地气验时的认识,致使古人自然地将记录时间的节令称之为气。

        最早为古人认识的气只有四个,这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因为这四个时点的位置固定而明显,所以人们通过对日出日落时太阳位置变化的观测就可以方便取得。我们知道,夏至时太阳于东方极北的位置升起,于西方极北的位置落下,第二天的出没地点便会向南行移;冬至时太阳又会于东方的极南位置升起,于西方的极南位置落下,第二天则会向北行移;而春分与秋分日出日落的方位则为正东西。这种根据日出日落位置的观测以确定四气的方法肯定被先民使用过,《尚书·尧典》开篇就讲述了这个朴素的观测历史。然而不论观测太阳的出没还是候气,都不可能获得精确的分至时刻,面对这种困扰,先民发明了立表测影,通过对表影的观测寻找四气。他们首先建立起东、西、南、北四正方向,进而识别出夏至和冬至正午时刻的影长,最终确定了回归年的周期,并据此制定出精密的历法。

        以立表测影测定四气必须建立在四正方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所以古人随之建立起了以四方表现四气的固有传统。最初人们以东为春分,西为秋分,南为夏至,北为冬至。进而又平分四方获得八方,并以八方分别配合八节,其中除分至四气外,更以东北为立春,东南为立夏,西南为立秋,西北为立冬。这种以平分方位的办法对回归年的规划结果意味着八节的长度必须相等,然而取回归年为365个整日分配八节,每节则含45或46日,并不同长,于是古人定45日为八节的标准周期,并将回归年日数比八节总长多出的五日称作“废日”。

        八节的体系看似完善,但与一年十二月为基础的历法体系却无法合理相容,于是古人继续在八方主配八节的框架下将每节三分,使每气各含15或16日,从而建立起二十四气的时令纪时体系。时人又将每气分为三候,每候5日,共七十二候,记录动植物及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至此,以二十四气统配历法的工作终于完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今天,这首脍炙人口的节气歌所反映的二十四气名称和次序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但是在西汉将这一体系最终定型之前,它所呈现的面貌却并非如此。在名称方面,原始的春分和秋分只叫“分”,意思便是昼夜平分;而夏至和冬至则叫“至”,或因夏至白昼最长,冬至白昼极短,致使夏至、冬至又可分别称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在气首方面,随着古今历法岁首的不同,气首自然也各有差异。夏商古历以秋分确定年终,霜降成为一年的气首。而至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改历,建寅之月成为岁首,立春被定为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次序方面,古以惊蛰在雨水前,谷雨又在清明前。西汉以后,雨水移为正月中气,惊蛰定为二月节气;又改清明为三月节气,谷雨为三月中气。所以,二十四气尽管在东周以前就已形成,但是经过汉武帝的太初改历,才逐渐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面目。

        中国人的心灵密码本

        □朱伟

        依照农历,今天(2月19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雨水为正月中,春属木,木赖水而生,故东风解冻,温润散为雨水。雨水节气一到,树梢轻拂少女微风,树间阳鸟起伏和鸣,春雨至矣。飞雨入阶廊,风羞雨轻,有雨必有云,春云淡冶如笑,春雨便苍翠如滴。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才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

        “雨水”包含着三个“物候”:一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之日“獭祭鱼”,獭是一种水生动物,又名水狗,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认为是陈列祭水。雨水后五日,“候雁北”,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飞。再五日,“草木萌动”,雨媚风娇中,草长莺飞了。

        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人在大自然中生息存亡的心灵密码本。

        据史料记载,淮南王刘安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献给汉武帝的《淮南子》中,就已经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再之前,《尚书·尧典》中已经有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记载,只不过叫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是春分,“宵中”就是秋分;“日永”是夏至,“日短”就是冬至。古人以星座在黄昏时出现来定位春夏秋冬,有一套星相学知识,两至两分确立后,加上两启(立春、立夏)、两闭(立秋、立冬),就有了八节。这八节每节三气,就成了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成书至今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它一代代承袭,不断发展丰富,其中包含了不少神秘主义元素及不断扩展的民俗文化内涵。比如,古人以为,天地之间,天道是圆,地道是方;方主幽含气,吐气为施;圆主明吐气,含气为化;天偏气就怒而为风,地含气就和而为雨;天地之气冲突就感而为雷,乱而为雾。再比如一年四季的十二月对应着天干与地支、对应着周易中的卦象、对应着古乐的十二音律,每一种解释都涉及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深入去琢磨,就回味无穷。而相应的民俗元素,比如新年爆竹、元宵灯火、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形成史。再深入,历代骚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对它们的理解与感受,其感受则延展至草木鱼虫、天地万物,使我们在每一季每一时刻,各种各样的天气条件下,都能有一种幸福感与满足感。如果真能把这些都集中起来,就是一本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生存智慧的百科全书了。

        节气是一个大框架。古人用时节对应生命的气度,节是节制,是法度。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就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八位指八卦之位,十二度指日月、五星运行的轨迹。“四方无虞”,才予人以宁。

        有意思的是古人在这二十四节气中,顺应天时地利,一代代传承出一整套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相传黄帝之子少皞就“以鸟名官”:玄鸟氏司分,赵伯氏司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司闭,以鸟确定四季关系。玄鸟是春分来秋分去,伯劳是夏至来冬至去,青鸟是立春来立夏去,丹鸟是立秋来立冬去,因此就逐渐衍生出类似“玄鸟双双飞,杏林初发花”“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这样美的诗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它是历代文人认识四时关系的升华,这套诗意化生活方式实际是一套最受用的教科书,它一直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它是我们生生世世能浪漫生长的根。

        (《人民日报》2.1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