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春节习俗是如何演变的

    《 文摘报 》( 2015年02月14日   05 版)
    1949年春节期间南京街头喜庆的民众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凡国民均得休息。此新政经袁世凯批准实行。

        民国初期,政府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新中国成立以后,春节习俗又是如何演变的?

        1949-1956年:与宣传相结合的春节

        “吃”历来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中国人节前积食的习惯在本就物资并不充裕的背景下,让“春节物价上涨”成为了一条铁律。

        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是这一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几乎每年的春节文艺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1953年的《婚姻法》宣传,1954年总路线的宣传。这种宣传要求虽未诉诸法律,但不达标者还是会受到批评。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春节演出,由于其节目没有配合现实需要,就受到了批评。

        1956-1966年:打破常规过春节

        “春运难”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

        解决春运难题在1958年同“大跃进”运动结合,成就了“打破常规过春节”的号召。“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贯彻得最好。1959年的一篇报道写道:“今年除夕,最热闹的要算十三陵水库工地。两万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干部、学生的劳动歌声响彻了大年三十的整个晚上。”

        1966-1976年:革命化的春节

        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

        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人们熟悉的春节习俗唯有贴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与原来辞旧迎新的祝语大相径庭,最有特色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

        “吃”依然是过年重要的一环,但在这一时期流行的不是“吃好”而是“吃差”,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什么难吃弄什么,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1979-1989年:平安回家、欢乐过年

        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春运”难题又随之而来。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据统计,1988年有88万人是在火车上站着回乡的。安全过节、平安回家也在这个背景下提出。

        这时,春节期间文娱活动全面展开。电视节目不仅增多,而且题材丰富,不再局限于革命教育。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至今:春晚相伴

        上世纪90年代,“下馆子”吃年夜饭成为流行。

        1999年,国务院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黄金周”,黄金周旅游季就此催生。

        同年,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很多人的心声,2013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这些年,过年的红包礼品、亲戚朋友的问候攀比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当“情”逐渐变成“债”,回家渐渐成为人们“又爱又恨”的尴尬话题。

        (《东方早报》2.3 陈诗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