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2月07日 星期六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 文摘报 》( 2015年02月07日   07 版)
    颐和路38号

        民国旧影

        到了南京,从总统府出发,沿中山路向西绕过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再往北一拐,就到了颐和路。

        不同于习惯了在游客面前“抛头露面”的总统府,颐和路公馆区更像“养在深闺”。2014年底,继午门、外滩18号等项目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第15个亚太地区文化遗产奖颁给了颐和公馆区。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的说法,并不夸张。入住颐和公馆区的人物,在民国史上都有迹可循。汪精卫住在颐和路38号,隔壁34号是国民党中央军“八大金刚”之首顾祝同的家;蒋介石专门为“文胆”陈布雷物色的宅院,在颐和路6号,但陈只住了一年,就举家迁往重庆;特务头子毛人凤住在洛伽路3号,张学良曾被关押至此;1949年,国共谈判期间,“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不敢回太原,请求李宗仁拨了颐和路8号暂为居住,7天后仓皇而逃;汤恩伯任陆军副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后,以妻之名,花了2500万国币购得洛伽路5号作为汤公馆。竺可祯、黄仁霖、郑介民、周佛海等等角色,都在颐和路公馆区置办了房产,有好邻居,有死对头。短短颐和路,民国小剧场,上演一出出恩怨交错,悲欢离合。

        汪精卫往事

        1940年3月,在日本庇护下,汪精卫建立傀儡政权,搬到了西康路和颐和路交界处。公馆分东、西两边开门,东开门是颐和路38号,西开门是西康路46号。这处西洋风格的宅院1936年建成,占地1543平方米,小庭院,三层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富丽堂皇,室内陈设考究。公馆平常铁门紧闭,四周岗哨林立,防范森严。

        住进了新家,但汪精卫心里并不安生,他投敌卖国,自知不被待见,生怕遭人暗算,进出门时总是卫士、侍从、警察前呼后拥。1941年除夕,汪精卫欲效仿朱元璋写春联,以示“与民同乐”。妻子陈璧君提议“新立政府,是为继承总理遗志,你就写点三民主义吧。”汪精卫公馆前便贴了这样一副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第二天,发现被人改成:“立泯族泯权泯生之所愿,开伪国伪党伪民之大业。”从此,汪精卫再也不提写春联一事。

        尽管“来的都是客”,但公馆内发生的一些事也给汪精卫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创伤。汪60岁生日时,汪伪警察总监苏成德诌媚献上一尊汪精卫石膏像,紧张之余失手将石膏像跌碎。汪精卫大哭:“完了!完了!我的一切都完了!”之后一场寿宴不欢而散。汪公馆也随着身名俱裂主人的离去变得冷落萧条。

        公馆区的门口,今天大多挂有介绍,写明是谁的故居,颐和路38号,却只有门牌号,对于房主未谈一字。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关押,汪公馆作为“逆产”由国民党战地服务团接收。汪精卫公馆离西康路33号美国大使馆很近,被改做美军军官俱乐部。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3期 刘瀛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