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代化意义何在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换。其中,我们正在经历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人们习惯将这一转变的过程称为“现代化”。
可以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工业化发生以来最具彰显性的发展模式,它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体脉络,也成为影响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框架。对现代化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密切而持续的关注,是社会现实为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崭新的治国理政理念,正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对现代化经验的深刻总结,对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精确把握。
现代化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现代化意味着人类文明类型的转换,即从对人性的蔑视和压抑到对人性的尊重和弘扬;意味着人类发展道路的探索,即人类通过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开始自觉探索适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意味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即以工业化发展为动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跌宕起伏的转变过程。
在这样一场转变过程中,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的发展样式:在生产形态上,前者属于手工作坊,后者属于机器生产;在经济形态上,前者属于自然经济,后者属于市场经济;在生活形态上,前者属于村落化,后者属于城市化;在社会形态上,前者属于权贵社会,后者属于大众社会;在政治形态上,前者属于君权专制,后者属于民主政治。
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器物方面,而且体现于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等诸多层面。现代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从隔阂走向融合,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人口从静止走向流动,经济从停滞走向增长,当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愈来愈从简单走向复杂。现代化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更是让身置其中的我们有了切肤之感。比如生活内容丰富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际竞争激烈了,收入差距扩大了,选择机会增加了,思想观念复杂了,精神压力加大了,承受能力弱化了。
现代化浪潮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化缘起西方,是由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迁活动构成的。当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探索也是多样的。
发生于14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主张把人的自然属性(情感、意志和人格)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此,获得尊重成为人的最重要的需求。15世纪至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以及思想观念上改变了西方文明对自身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看法。17世纪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实现了人的理性本质的回归。
西方国家还在思想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由于英国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当时欧洲的前面,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从而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和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国家。其他西方国家如法国、美国等也都结合各自国情进行了多样性的制度探索。有学者评价说:“工业革命以前,经济及社会的变迁固然也是有进无已,但它的行进好比缓慢流淌的河流;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变迁如同滔滔下泻的江水,经历百年而不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永无止境。社会的变化成为常态。”正是由于现代化发展对人类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关注,从圣西门到马克思,以至后来形成了专门研究现代化问题的“现代化理论”。
中西方现代化的时空差异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探索者,中国也为世界现代化的发生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现代化的缘起过程就包含着许多“中国元素”。
据记载,1500年之后,欧洲与亚洲之间就有了直接的贸易活动。1570年,葡萄牙耶稣教士克路士出版了第一部专门论述中国的著作——《中国志》。1585年,奥古斯丁会修士门多萨编写出版了《中华大帝国》。到该世纪结束的时候,《中华大帝国》在欧洲发行已经达到包括7种语言的46种版本。
可以说,中国思想直接参与了西方自我意识的重新构建,成为了当时挑战神权、批判王政的思想武器。没有中国的印刷术,就很难有文艺复兴;没有中国的指南针,就很难有地理大发现。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就称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西方现代文明的起点。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也强调三大发明“预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还有许多比当时西方国家进步的社会因素。比如统一的政治局面、发达的文官制度、世俗的文化倾向、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尚书》中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天神的意志就是民心,百姓是君立国存的基础。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没有率先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呢?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皇权专制政体,族群内部的权力斗争,族群外部的思想控制,导致了社会的日益封闭和保守;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不仅没有把中国引向健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且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西方国家对中国改革的阻碍,可以说,近代中国一直处于被西方欺辱的地位和被西方利用的角色。
现代化道路的中国选择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艰苦卓绝。
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19世纪80年代的戊戌维新、20世纪初期的立宪运动,都是希冀通过体制内改良实现救亡图存,均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王朝循环”的历史,成立了中华民国,实行共和体制,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出现。此后,经过袁世凯复辟,中国又陷入军阀混战状态。“五四”运动后,一代又一代革命家走上了寻找革命的道路。
1917年,“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我们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不行,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
如何看待当下的困惑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赶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形态轮廓。赶超就意味着速度,速度就意味着压缩历史进程,压缩历史进程就意味着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往往形成了以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政治运动替代了制度完善,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窄。
基于历史的教训,改革开放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篇章,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一些前所未遇的新问题又相继衍生出来,比如资源浪费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社会认同问题、公共伦理问题、规章合理性问题、决策责任问题、精神困惑问题、现代社会心智是否成熟问题等。当然,这些问题既有现代社会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国自身的问题,既有可以避免的问题,也有难以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和客观地看。
面对新的问题,传统的理论思维、发展思路以及治理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必须以新的理论思维、发展思路以及治理方式来解决。于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崭新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应运而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要求以及中国共产党宗旨相背离的社会现象的存在,比如缺乏人性化的制度设计,鼓励短期行为的政策设计等,因此,我们必须将新的理论思维转变为国家治理体系。从现阶段来看,至少应当从六个相互依存的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即核心价值体系、权威决策体系、行政执行体系、经济发展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政治互动机制,为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社会的不断变化、不断分化、不断细化,就如同核裂变,令人猝不及防。有位美国学者出版过这样一本书,书名就叫《与风险同行》。变化不应是无方向的变化,不应是混乱的分化,不应是无序的细化,我们要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在分化中进行整合,在细化中形成秩序,避免即时性的看法、碎片式的观点、利益性的判断。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培养我们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以历史的耐心,稳定而持续地累积中国的发展成就。
(《辽宁日报》2014.12.29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