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北京地安门十字路口南面的东西两侧,分别亮出了一溜雕梁画栋的“古建”,这就是已消逝了60多年的地安门雁翅楼。雁翅楼曾是老北京中轴线上一处著名的地标,与地安门同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1954年为解决交通问题,地安门城楼及雁翅楼被拆除。尽管此次复建的雁翅楼并非原貌重现,但作为一处老地标,雁翅楼仍勾起了诸多往事……
出逃和游玩的必经之地
历史上雁翅楼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地安门一起构成了老北京皇城最北端的屏障。
明代时,地安门称北安门,清顺治时改为地安门。与地安门同时兴建的雁翅楼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它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各15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清代时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
1900年,慈禧太后听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忙带了光绪皇帝仓皇离开紫禁城,逃至西安。有文字记载:“15日清晨6点,慈禧率光绪及大阿哥浦口等仓皇出逃。天未明时,载澜飞驰入宫,说夷兵已攻东华门。太后知事情已到最后关头,要跳水自杀,载澜拉住她衣服说,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太后乃徒步涕泣而出,发不及簪,光绪互助服及报随之。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车,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踉踉跄跄,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从队伍,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仓皇西行。上午8时出西直门,天忽细雨,从者皆未携雨具,悉被淋透,其状萧索凄苦。”
其实,无论是出逃还是游玩,都绕不开地安门这道“门”。那年头,只要是地安门的正门一打开,就知道皇上可能要出来。老百姓全都聚集在地安门马路两旁,等着目睹皇上的风采。宣统年间,末代皇帝溥仪年轻好动,整天在宫里憋得难受,便买辆汽车,带着妻妾、内务府大臣、护军统领等到颐和园、香山等处闲逛。北洋政府的军警机关,只要接到上司通知,就赶紧把地安门周边警戒好。清水泼街,黄土垫道,门洞大开,迎候皇上出城。
700多名太监曾“下榻”雁翅楼
查阅地安门的相关史料,“太监出宫暂住雁翅楼”恐怕是有关地安门大事记中记得最详细的,或者说是最值得记录的事件之一。
1923年夏,紫禁城中的建福宫着起了大火,已然逊位的溥仪,对这场大火的起因心知肚明,因为当时宫中太监偷盗成风。因此,溥仪认定大火系人为的。大火20天后,溥仪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紫禁城中所有的太监从宫中全部遣散。
千八百的太监一下子要在宫中消失,也得有地方安顿啊!这些太监多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大多在京城里没有落脚之地。据末代太监孙耀庭回忆,不少太监出宫以后,因没有任何生活出路,走出宫门就跳进了筒子河。溥佳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一书中回忆说:“若叫这数百名太监流落街头,未免有碍北京的治安。经过商量议定由内务府筹措一笔遣散费,北京有家或有亲朋投宿的,即可携带行李出宫;实在无处投奔的,暂时住在地安门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如此,雁翅楼就成了太监们的临时住所,一时间炊烟袅袅、人头攒动。
七月下旬,内务府终于筹措了遣散费,遂在雁翅楼里会同军警人员开始发放。钱到手之后也就没得惦记了,太监们相互告别,有的搬到了庙里,有的投亲访友,还有的回了原籍。但仍然有三百多太监“赖”在雁翅楼里不走。溥佳说:“我每天从宫内经过这里,总看见不少衣衫褴褛的太监在廊下生火做饭,极像逃荒的难民,其状颇为凄惨。后来,军警怕他们引起火灾,屡次驱逐他们离开,直到1924年春,才先后散净。”
(《北京晚报》12.19 吴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