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似乎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普遍的一个标签,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都脱不了一个“累”字。临床医生认为,“身心俱累”中,心累是最危险的,而这也是导致猝死年轻化的最直接原因。心理专家建议,换种思维和生活方式,你可以不用那么“累”。
《小康》杂志“2014中国幸福小康指数”显示,65.7%的青年人表示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23~34岁年龄段的青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累”:就业(找工作)累、成家(买房购车)累、养家(上有老下有小)累、升职(职业规划和提升空间)累。
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杭州市急救中心接送猝死病人共50人,其中15人为40岁以下,占30%。而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人,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其中多数为中青年。“猝死”这个可怕的词汇已经和中青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猝死的原因尚不明朗,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主任黄世恩说,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有基础疾病,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方式不正确造成的。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办主任朱长江建议年轻人,给“心”放个假。
首先,自我满足要多元化。不要把个人的成功与否捆绑在金钱、权力、地位上,应该寻找更多自我满足的地方。
其次,注意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当“累”来临时通过爱好把它抵消。
再次,每年定期体检,能有效预防猝死。通过体检,能及早发现身体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及时治疗,才能降低猝死率。
(《钱江晚报》12.11 李阳阳 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