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高校做好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其中“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引发不少争议。
允许“休学创业”体现了国家对创业需求的尊重,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必须看到,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家固然宝贵,但学者、教师、公务员等同样不可或缺。创业政策如果搞一刀切,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本身的指导性就将大打折扣。同时,我们还要对过分鼓励创业可能带来的浮躁学风有足够警惕。大学毕竟是做学问的地方,一味跟着市场随风摇摆,对大学精神也是一种矮化。
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更需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以青春做赌注的盲目创业未免得不偿失。“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真正做到尊重和帮助学生多元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各得其所、人尽其才。
(《北京日报》12.17 徐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