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阿博特总理将日本称作澳大利亚在亚太“最亲密伙伴”,甚至失言对二战中日军的“勇敢”表示“敬意”,澳洲不仅在达尔文港等地扩大接纳美国军事存在的规模,而且并不隐讳此举可能令中国感到“不快”,甚至,阿博特总理还曾出言批评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同样是澳大利亚,先是在今年10月和中国达成联手惩办外逃贪官方面的协议,从而成为中国贪官三大外逃目的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率先和中国达成这一协定的国家,继而又在11月17日宣布和中国完成了关于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全部谈判,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成为较早和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之一。
中澳间的关系就仿佛一对又远又近、既远且近的矛盾体,时而显得很亲密,时而又曝出一些不愉快的杂音。
这种既远又近关系的背后,是一种矛盾纠结的利益关系。澳中关系不可能不受美国因素的影响。当美国自2012年喊出“重返亚洲”后,作为美国在亚太纵深节点和前进基地的澳大利亚,就势必难以置身中美关系度外,在南海等问题上出现的不和谐音,多少都与此有关。
澳大利亚和中国既远又近的关键,是希望尽可能得到中澳交往的好处,且尽可能避免任何不利于澳大利亚的事发生,比如既想在中美间左右逢源,又不想为迎合一方得罪另一方;既想吸纳中国富裕移民及其资金,又不希望这些移民来得太多;既希望中国市场能拯救澳大利亚经济,又希望他们不至于让澳大利亚“产生过度依赖性”。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能否做到则是另一回事。国与国间的关系,惟有互惠互利,才能天长地久,对于这个道理,懂得越早,付出的代价就越少。
(《世界博览》2014年第23期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