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

    “计生红旗县”先老了

    《 文摘报 》( 2014年12月09日   01 版)

      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江苏如东,一个104万人口的县,近30万60岁以上老人正在寻找“寄托”之所。这里的人们也在为20年后的中国试探未来。

      30年少生50万人

      将“提前衰老”的如东想象成遍地“银发”,似乎并不切合实际。

      县城里有一处最大的夜市,晚上聚在这里吃海鲜和烧烤的年轻人不多,更别说见到老人。很多店铺门庭冷落,老板闲坐着发呆。街上的人力三轮车夫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人。田间地头的劳动者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按照当地官方保守统计,30多年来,如东全县少生近50万人,而另一方面,3年前,如东成为全国第21个“中国长寿之乡”。低出生率、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让这座当年的“计划生育红旗县”更早更强烈地感受到老龄化的压力。官方文件这样说:“由此将引发的劳动力短缺、婚姻挤压、生源、兵源等问题,也使未来我县人口问题变得更为错综复杂。” 

      年轻人越来越少

      陈友华是如东人。在他看来,导致如东老龄化提前的因素除了计划生育外,教育因素占30%,经济发展因素占20%。随着时代变化,这个比例也在变化。陈友华说:“现在如东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教育好导致大量青年人外流,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死亡率的下降可能居第二位,计划生育已经排到第三位了。”

      潘金环原是如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说:“这十年,被高等学校录取的59355名学子,有40000多名优秀人才在县外就业生活。”

      回乡的年轻人越少,再下一代的年轻人就更少。如东县教育局副局长于建华说,如东“不得不进行布局调整,学校合并,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全县中小学总数减少了一半”。

      至于经济发展,陈友华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少生优生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也会导致人口老龄化。”

      孩子少一定没有未来

      陈友华说,在这个世界上,老年人代表过去,中年人代表现在,孩子代表未来。孩子多不一定有未来,孩子少一定没有未来。如果政策允许,大家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孩子的养育成本很高,这些成本全由个人承担,会极大抑制百姓的生育行为,要建立一个生养的成本补偿机制。

      老龄化问题显然不是一个仅仅依靠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就能解决的问题。陈友华说,目前,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在人口严重老化情况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依然保持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中国凭什么会是一个例外?”

      (《南方周末》12.4 刘炎迅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