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只要运动就能健康,实际上,运动不当反伤身。运动中活动多的部位相对易受伤,因此,要提前预防。
羽毛球:打羽毛球时,前臂急速内旋带动手腕发力,长时间做类似动作易造成肩袖损伤。急性损伤有肩、髋、肘、膝,韧带拉伤(膝、跟腱);慢性损伤有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
预防措施:做好热身运动,预热关节、韧带和肌肉;使用各种护具,如护腕、护肩、护膝、护踝等;选择合适的场地和球鞋,运动鞋的鞋底要有一定厚度和弹性。
游泳:游泳时,尤其是仰泳、蝶泳,手臂大幅度活动和肩部肌肉连续收缩,易引发过度劳损,导致软组织炎症。有些人对伤情不重视,拖延久了就会留下后遗症,如遇阴雨天就会感觉不适,形成游泳肩。
预防措施:游泳前做热身伸展运动;如果下水一段时间后,觉得水太凉,身体发冷的话,应尽快上岸以防抽筋。
乒乓球:打乒乓球时,手腕活动量最大,易使腕关节受伤。发力时如果身体移动不到位而强行发力,或长期不运动,腰部肌肉僵化,易致腰部扭伤。
预防措施:做好热身运动;使用护具,如护腕等;避免做幅度太大的动作。
足球:足球运动中,髋、膝、踝均易受伤。膝关节易受撞击,运动中的急速动作,如转身、弹跳、着地等,膝关节的交叉韧带易损伤。此外,球的间接作用也易致下肢损伤。如,用脚外侧踢球,就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而用足内侧前脚踢球,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
预防措施:充分热身,特别是对易损伤关节有针对性的热身,如做操、慢跑等。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适度运动,不做超过关节活动范围及强度的动作。
篮球:篮球运动最常见的创伤是踝关节韧带的扭伤或骨折、膝的韧带半月板损伤、指挫伤及腕部舟状骨骨折。
预防措施:选择专业的球鞋和场地,打球前在场地慢跑2~3分钟,让体温升高,此时关节腔内的润滑液分泌增多,可减少关节受损。其次,可做些拉伸肌肉运动,比如扩胸、体侧、压腿等动作,让肌肉、韧带活动开。
(《中国体育报》10.11 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