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应该为谁建
公租房应该为谁建
公租房是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可是由于建设起步晚、欠账多、覆盖面小、保障能力有限,还远不能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眼下,不同中低收入人群在申请公租房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对公租房建设有哪些企盼?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排队摇号两年没中签
3年前,辽宁的张圣琪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份月收入5000元的工作,并取得北京市户口。但北京的高房租让张圣琪吃了一惊。张圣琪算了一笔账,每月房租占去了工资的1/3多,再加上其他日常消费,每到月底基本“月光”。
北京公租房政策发布后,张圣琪跑了几次街道,终于拿到摇号机会。可参与摇号2年多,小张还是没有中签。“公租房虽然离城区远,但价格低、负担小,就是申请太难了,房源与人员比例为1∶3.4”。
外来人员面临高门槛
2012年,老家湖南的李帅大学毕业,应聘广州某报驻珠海记者站的记者。当地的高房价让他开始考虑公租房,在一套52平方米的两居室里,油烟机和衣柜都已装好,月租仅需780元。更让李帅心动的是,珠海的公租房政策中有一套“人才计划”政策,并不需要珠海市户口。但进一步了解后,李帅发现“人才计划”要求申请人所在单位必须是珠海本地。李帅所供职的报社属于广州,因此他不具备申请公租房的资格。
国外公租房什么样
在法国,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中,廉租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不能低于20%,否则将受到处罚。法国廉租房通常只租不卖,房租比普通私人住房低一半左右。政府对住房困难户提供“个人住房补助”,一些多子女家庭可用市场价1/5的价格租到住房。
在英国,年满18周岁(某些地区16周岁)、没有拖欠公租房租金即可申请。政府通常采用“评分体系”划分优先等级。“评分体系”按照申请人情况计算,当前居住环境过于狭窄、在附近地区工作、无家可归等情况可获加分,分数越高,在等候名单上的位置越靠前。
(《人民日报》9.26 成慧 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