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人在家中睡卡被国外刷

    姜樊 李婧暄 《 文摘报 》( 2014年09月20日   03 版)

      深夜时分,当你在家中熟睡、信用卡也在身边,大洋彼岸却有人盗用你的信用卡信息消费,这种情况近来频繁出现。广州的廖女士、王女士分别被不法分子在境外盗刷1000美元和3000美元。

      据了解,国内信用卡消费时可以选择设置密码,但在国外,只要有卡号和卡背面印着的三位数字或者持卡人签名,就可以消费。大部分受害者是在自动柜员机取款或购物时被盗取信用卡信息,犯罪分子利用信息复制了信用卡。也就是说哪怕没有遗失密码,不法分子仅凭卡号也有盗刷作案的可能。国外还有不少网站,甚至仅凭信用卡卡号和有效期就可以消费。

      发现卡片被盗刷后,应第一时间致电银行客服冻结卡片,同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如果被异地盗刷,可立即到附近有摄像头的ATM机或银行取款,证实银行卡在自己手上。

      专家提示:

      芯片卡比磁条卡更安全 芯片卡的信息是动态的,芯片就是一台小型计算机,且每次的校验值不同,复制的可能性小。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发现在交易情况下芯片卡被克隆的现象。

      别用储蓄卡消费 盗卡往往发生在经常用于消费的银行卡上,用于储蓄、存有较大金额的银行卡最好不用于消费。各家银行对信用卡盗刷有相关赔付规定,储蓄卡则没有。

      不在网上留存信息 用于网络支付,持卡人最好不要为图方便,在网上储存银行卡相关信息,以防被黑客攻击、盗用。

      (《北京晨报》《广州日报》9.1、14 姜樊 李婧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