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用电量突然从100多度飙到900多度,你们有没有抄错表?”日前,广东省肇庆市民闲先生收到电费信息后,气冲冲地跑到供电部门营业厅讨说法。经供电部门检修发现,偷电的元凶竟是闲先生在街边新买的“电子省电器”。
据肇庆怀集供电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收到投诉后,供电部门立即派人前往闲先生的家中检修。“他家的电子省电器有漏电现象,虽没有导致漏电开关跳闸,但一个月下来,浪费许多电。”导致闲先生家这两个月的电费增至原来的9倍。
据供电人员介绍,这种电子省电器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容器,根本不能省电,只能起到略微的电压补偿作用,而电容器在遭受雷击破坏后,会导致大量放电,不仅不能省电,反而成了“吃电老虎”。
无独有偶,2011年年底,广东东莞供电部门发现东莞市万江果菜市场有偷电行为。经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检定,该市场的电表内部被人为改装,导致电表显示的读数,比实际用电量少了50%左右。
专家介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节能电表”,其实就是利用一个小小的电阻,让电表的度数只显示用电量的一半。用户看到电量数据越来越少,好像是有节能的效果,但实际上这不是节能,是窃电,已构成刑事犯罪。
(《广州日报》9.11 耿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