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采购中心的一份项目招标引发质疑。该项目是区公安分局民警理发服务,2年预算金额为199.4万元。
罗湖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属于特殊行业,公安系统对着装、发型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头发,要求很短很短,所以一个月3次不算多。按照每次13元、每月理发3次计算,分局2170名民警24个月服务期,费用约为203万元。
看上去,每年花个100万元理发似乎顺理成章,但是,给出标准之后让民警自己外出理发,就达不到标准吗?2170位民警当中,就没有警花吗?难道女警的头发也要每月剪三次?
此外,此次三家投标企业,只有一家是理发公司,另两家竟是实业、环境公司;更奇怪的是,两家未中标企业的注册经营地址都是“查无此人”,中标理发公司的注册地址居然就是罗湖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办公楼。
再来看看价格。团购网站上,仅9.9元就能享受一次洗剪吹,那么提供办公场所、每月只需修三次短发的“大规模团购”,为什么每次还要13元?难道这次的招投标只选贵的不选对的?
一线民警工作繁重,往往无暇打理个人生活,所以为他们开设小伙房、小健身房、小理发室、小娱乐室、小图书室都是很好的举措。但这些年来,招标采购中的猫腻实在不少,从“围标”“串标”“萝卜门槛”到层层转包,招投标领域乱象频生,有时,看似有十几家企业参与投标,实际上仅为一家幕后操纵。
小理发室当然是很小的项目,但正所谓“见微知著”,再小的事件背后,也有可能反映出招投标当中的“潜规则”及其背后的大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深圳罗湖警方倒不如每月给民警发个二三十元的“理发补贴”,让他们自行解决头发问题。
(《法制晚报》9.13 庞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