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复(指将用胶片拍摄的电影转换成超高清数字电影)的《舞台姐妹》最近在意大利博洛尼亚“重逢电影节”公映,口碑甚好。这让主持此片修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电影博物馆都感到振奋,希望能促成这部影片更大范围的二度放映以及DVD等影像制品的发行。
过去的三年里,上海国际电影节修复了包括《舞台姐妹》在内的八部老电影。但是,这些修复完成的老电影面临同样的难题:在电影节期间有限的放映场次之外,怎样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它们?
愿望很美好,操作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上海电影博物馆的节目策划人吴觉人坦言,老电影如果要进入商业院线成为常规放映项目,票房压力是个大问题。一旦离开电影节所营造的“迷影”氛围,让《舞台姐妹》同《小时代》一起出现在排片表上,会有多少观众买票?
老电影仅仅封存在资料馆和博物馆的库房里只会遭受“再度被遗忘”的命运。如何让它们找到新的观众实际上和“保存”同等重要。
修复版的《小城之春》最近在伦敦重映时,英国电影资料馆的一位研究员写道:“虽然这部电影是重映,但在大部分观众看来,它是一部首映的新电影。”同样,对于国内的许多观众而言,修复后的老电影未尝不是一种“新”的电影。
《恋爱与义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时,现场设了个“弁士”(无声电影时代,在日本诞生的电影解说员),给观众讲解电影的内容。“弁士”马国光是个诙谐且善解人情世故的老先生,他的描述既不喧宾夺主,又恰当地以当下的幽默化解了片子里带着时代烙印的说教气。《盘丝洞》的现场配乐请了多媒体音乐人,全新的电子乐配乐让这部1927年的商业大片有了一种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前卫”的气质。
(《文汇报》8.8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