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偕妻子索菲亚巡视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加弗里洛·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也被视为一战导火索。当时的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王国共同组成了奥匈帝国,斐迪南既是奥地利皇储,也是奥匈帝国皇储。
奥皇,为复仇拉开大战帷幕
萨拉热窝枪声传来,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决定教训塞尔维亚。他深知在这一问题上得到德国支持的重要性,当得知德皇威廉二世力挺奥匈帝国后,弗兰茨·约瑟夫打消了最后的顾虑。7月23日,在德国的要求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碟。同时,塞尔维亚也得到了俄国暗中支持,断然拒绝了这份最后通牒。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拉开序幕。很快,协约国阵营的俄法英三国以及同盟国阵营的德国也纷纷宣布参战,战火蔓延至整个欧洲。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发动的报复性战争,最终使数千万人倒在血海中。虽然战争后期他心生悔意,却已经无能为力。就在大战正酣的1916年,他悄然去世,侄孙卡尔一世接替了他的皇位。战败后,奥匈帝国解体。
德皇,被战火颠覆宝座
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经济发展迅猛,整个德国社会都在做着“世界霸权梦”。德皇威廉二世决定充分利用萨拉热窝事件——先是挑动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当得知俄国为了保护塞尔维亚实行局部动员后,于1914年8月1日对俄宣战,3日对法宣战。
然而,战争并没有像威廉二世和德国政府设想的那样,朝着胜利的方向发展。1916和1917年的两件事,彻底打残了威廉二世。首先是英德日德兰海战。尽管德国舰队给英国舰队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英国舰队最终成功将德国海军封锁在德国港口。其次是美国参加对德作战,彻底扭转了大战双方的力量对比。
1918年下半年,军事的失败态势已经明朗,社会的全面崩溃一触即发。威廉二世成为这个国家名义上的代表。
1918年11月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1月9日,社会革命党首领菲利普·谢德曼在下议院阳台上宣布成立“德意志共和国”,这是德国资产阶级“改朝换代”的明确宣示。威廉二世退位。
退位后,威廉二世一直生活在荷兰,安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1941年,他因脑血栓病逝。
俄皇,失去的不仅仅是皇冠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894年接替病逝的父亲,成为罗曼诺夫王朝新一代沙皇,时年26岁。尼古拉二世并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气质和足够的治国理政经验,他更像是一个“宅男”和“好好先生”:笃信宗教,热爱家人,温文尔雅,喜欢安静。
1914年,尼古拉二世糊里糊涂地把国家带入了战争。大战开始之后,尼古拉二世希望速战速决,俄国的经济状况无法支撑长久的大规模厮杀。果然,俄军的弱势很快显现,被德军逼得节节败退。
转机好不容易在1916年出现。精明强干的勃鲁西洛夫将军指挥俄军发动进攻,突破奥匈帝国军队防线550公里,迫使德军紧急抽调大部队驰援。这次进攻本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甚至达到让奥匈帝国弃战求和,从而瓦解同盟国的战略目标。然而,尼古拉二世和总司令部的军官们,事先没有一个人相信勃鲁西洛夫能够取得如此战果,全然没有为部队准备足够的后备补给。俄军白白将胜局拱手相让。
1917年3月,彼得格勒出现粮食供应危机。示威工人和起义士兵控制了首都,包围了冬宫,逮捕了政府大臣,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机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资产阶级政治家也抛弃沙皇,成立了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自称为临时国家政权,负责组建临时政府。3月16日,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终结。
1918年7月16日夜间,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苏维埃政权处死,尸体被焚化。
(《环球人物》2014年第20期 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