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说法

    东阳自查副市长结论能服众吗

    杨涛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31日   03 版)

      有媒体报道,吴英委托代理人蔺文财称吴英曾向上级纪监部门举报东阳市副市长陈军涉嫌受贿,对此,浙江省东阳市7月26日发布消息回应:经调查,吴英案中,陈军未涉及受贿问题。

      虽然不能完全否认吴英存在诬告的可能,但是,东阳市如此神速地介入调查,而且又神速地宣布,“陈军未涉及受贿问题”,这个结论难以让人信服。

      根据相关报道,关于陈军涉及受贿的报道,是7月26日上午出现在网上的,而东阳市在7月26日就发布了调查结论,还称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不禁要问,一天之内,东阳是如何进行“深入”调查的?他们对陈军采取了组织措施吗?他们去找过吴英和她的代理人及相关人士核实吗?

      就算东阳真的“深入调查”了,这难免有老子调查儿子之嫌,公正性难以保证。试想,在小小一个东阳市,副市长的地位往往在十名之内,算是当地很高层的领导了,东阳纪委如果真找他谈话,恐怕也得客客气气,认认真真走过场,哪里能动得了真格!而且,如果对一个地方正副职进行违法、违纪调查,调查权限在上级纪委和检察机关。当地有关方面调查当地的正副职官员,那也谈不上正式的组织调查,也许不过是一种例行谈话而已。

      我们知道,行受贿案件都是很隐秘的,往往是“一对一”的形式,如果经过周密的外围调查,没有对涉案嫌疑人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几乎没有人会一找谈话就承认自己受贿。众所周知,检察机关拥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诸如搜查、刑事拘留等一系列对人、对物的强制手段,查处受贿案件很艰难。东阳有关方面对于副市长,一无违纪调查权限,二没有采取强制手段,甚至可能都没有找举报人吴英核实,就贸然宣布“陈军未涉及受贿问题”,岂不贻笑天下吗?

      (《北京青年报》7.28 杨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