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二场的角逐难度再升级。全场53个词,其中17个词的成人书写正确率为零。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的前两期节目的难度较之去年可谓是跃升,拥有大学语文水平的普通中国公民能在全场50余词中正确书写10个已是不易,甚至,很多词如果不翻查词典,几乎很少在日常书面用语中见到。第二场比赛难度再升级后,网上言论已经从佩服小选手“神技”转向质疑这样的听写节目是否有价值。
对此,记者采访了节目总导演关正文,难度何时适可而止?
“问题是谁在说难。”关正文反问记者,“很多字词仅有14岁的学生选手写起来很轻松,成人却已经难到崩溃。这只能说明我们成人的母语知识结构有缺陷。我们的母语价值观长期被局限在简单、常用、讲求效率的单一层面上,忽略了表意的细致、语词的丰富和美感营造的价值取向。”
原本,《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意初衷来自键盘时代更容易发生的提笔忘字现象。但第一季节目制作完成后,关正文领悟到,如果仅仅限于对提笔忘字现象的提醒,那么节目的价值就是有限的。所以,今年节目的目标直接指向了复活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希望人们通过增加文字和语词知识,更加接近传统经典,并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价值观。
(《北京晚报》7.21 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