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李鹏与周恩来夫妇的交往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12日   06 版)

        2014年夏,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出版的回忆录中,提到了外界对他身份的一个传言。“有人传说我是周总理的养子,这是不正确的。”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就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

        初次相见

        李鹏第一次见邓颖超时,还在四川省立实验小学上学。

        1939年6月的一天,头上绑着纱布,正在学校卧床休息的李鹏,突然接到从成都捎来的消息:家里来人了,你赶快回来。

        他知道“家里”指的就是党组织。于是李鹏赶忙从温江赶往成都。到了成都的家里,李鹏发现屋里坐满了人,有一位和母亲年龄相仿的中年妇女正在讲话。她就是邓颖超。

        看到李鹏进屋,邓颖超停下来,走过去,热情地拥住他:“兰兰,你都长这么高了。”

        “兰兰”是李鹏的小名,与他的三姨赵世兰有关。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和姐姐赵世兰感情很深,因为她终身未嫁,于是承诺道:将来无论生男生女,都取名兰兰。

        邓颖超发现了他头上的纱布,关切地询问。李鹏简单将日军轰炸,自己因为害怕而从上铺掉下来的经历讲给她听。

        开完会后,邓颖超与赵世兰商量,能否带受伤的李鹏到重庆,正好赵君陶也在那边搞地下工作,便于照顾他。赵世兰同意了。

        为了避免暴露赵君陶的身份,李鹏被安顿在周公馆,当时周恩来已经到延安去了,他就与邓颖超一起吃住。后来,又被送到育才中学读书。

        1940年秋天,消息又从家里捎到学校来了,这一次是要他赶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准备去延安。在办事处,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

        “周伯伯看到我非常高兴,对邓妈妈说: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越长越像硕勋了。”

        “硕勋”是指李鹏的父亲李硕勋。他曾参加武昌起义,后来相继担任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广东省委军委书记等职位,1931年在海南岛被国民党抓捕杀害,当时李鹏才3岁。

        李鹏已经12岁了,个子蹿得很高,但是有点驼背。周恩来用巴掌拍了拍他的背,又用拳头轻轻敲了敲,嘱咐他挺起胸膛来,“这样身体才健康”。

        总理的饭局

        李鹏在延安一直呆到了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后,中央决定从延安各机关学校组织干部学生到东北去,李鹏也在其中。

        李鹏回忆,在延安,他和周恩来夫妇经常见面。但到了东北后,这种机会就很少了。李鹏先是被派到苏联留学,回国后回到东北,进入丰满发电厂工作。

        虽然见面很少,但周恩来一直在关注李鹏。1962年6月,周恩来与邓颖超一起到东北视察工作,参观丰满发电厂时,没有看到李鹏,便问:“李鹏怎么没来?”厂长回他:李鹏已经调到沈阳东北电管局工作了。

        过了两天,李鹏就接到通知,要他和妻子朱琳到陵北宾馆去,周恩来和邓颖超要会见四位烈士子弟及配偶。

        周邓两人虽然还没见过朱琳,但早就听说她了。1959年,朱琳生第一个孩子李小鹏时,正是邓颖超请来的著名产科专家林巧稚,让羊水意外破裂的朱琳顺利生产。

        在陵北宾馆,大家原本想趁总理请客的机会,能“打打牙祭”的。结果端上来的大部分是素菜,荤菜只有一条红烧鲤鱼。吃的饭是小米饭。邓颖超说:“请你们吃小米饭,就是让你们不忘过去。”

        调入北京

        1966年,李鹏被紧急调回北京出任北京供电局的代理书记。事后李鹏才知道,“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周恩来估计北京要乱一阵子,他很担心北京的供电、供水、煤气、交通等出问题,影响北京秩序。于是特别为此召开会议,首先要时任水电部副部长刘澜波向北京供电局派一名得力的干部。刘澜波推荐了李鹏。

        “周总理听了以后说:他太年轻了,行吗?”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刘澜波说:李鹏同志在东北工作了11年,表现很好,现在38岁了,已经到中年,而且是东北选拔的后备干部。周总理听了以后说:他都38岁了,我们这些人是老了。周总理当即批准了。”

        调到北京后,李鹏也受到了文革冲击。因为第三批留学苏联的经历,他被扣上了“修正主义”的帽子。阜新发电厂派人到北京来,要带李鹏回阜新去批斗。但两次要人,都被军代表张晓光挡回去了。一次和张晓光聊天时,李鹏才知道,他们这些留学苏联的干部被打成“苏修”的问题,周恩来已经知道了,“周总理说,你们第三批人没有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北京电管局革委会还向上级机关打报告,建议将李鹏调出北京供电局,因为他有“苏修特嫌”问题。

        1970年6月,周恩来在国务院小礼堂接见了水电会议的代表,李鹏也在其中。在讨论过程中,周恩来特意点了李鹏的名,问他是否有“洋教条”、是否对工人有管卡压的现象。李鹏皆承认,做了自我批评。

        会议结束后,李鹏心情颇为低沉地说:今天我受到总理批评了。李德生劝他:这哪里是批评呢,是总理对你的关心。余秋里也说:你不懂,批评你就是让你出来工作的。

        余秋里的话果然得到了验证。1971年,李鹏被任命为北京电力工业局革委会副主任。

        广场上的悼念

        周恩来去世后,李鹏和夫人朱琳几乎天天到广场去悼念,也数次带领三个孩子前去。4月4日,清明节这天,吃过晚饭,他又和夫人到广场去了,边走边看那些影射“四人帮”的诗句。

        忽然,李鹏看到几个穿中山装的人过来要撕掉那些诗句、条幅,人们不让撕。李鹏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眼观四方,发现有人在挤动,将人群赶向纪念碑。凭我的政治嗅觉,我知道这是在准备清场,我立刻带大琳(朱琳)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李鹏当时可能也被盯上了。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又过了几天,大琳接到邓妈妈秘书张元的电话。张元说:如果李鹏不见了,你必须追问和李鹏最后在一起的是谁,是谁带走了李鹏。”

        好在,最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随着 “四人帮”被打倒,中国从政府到民间,秩序逐渐恢复。

        李鹏也在中央要求干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不断被提拔。到1983年6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李鹏的这本回忆录,也暂时到此截止。但他和邓颖超之间的情感一直没有断开。据长期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担任秘书的赵炜回忆,1992年7月10日晚上8点多,李鹏和朱琳到病房看邓颖超。赵炜趴在邓颖超耳边报告,她则用微弱而沙哑的声音吐出两个字:“李鹏……”那是她去世前,说的最后两个字。

        (《看天下》7.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