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访民当“信访办主任”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08日   02 版)

      如何对付访民?成都青羊区信访局想了个办法:让访民当“信访办主任”。

      47岁的李华成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家乡董家坝村的农民,2007年,为修建高尔夫俱乐部,他家的地被征收,房子被强拆。之后,李华成带着妻子到北京上访。换来的是,李华成因“非法”赴京上访而被行政拘留9天。

      出了拘留所,李华成开始钻研法律。这位初中还没毕业的农民后来可以生硬但准确地说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管理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条文。法律让李华成迅速在访民中树立了威信。

      为了不让他再往北京跑,当地官员软硬兼施,费尽心力。最终,青羊区信访局局长解愚将李华成“收编”。2013年10月,青羊区信访局为李华成设置了“信访调解室”。

      “李主任”唯一的工作是:为领导打前站——在领导接待的办公室外边接待访民,为他们讲政策。作为补偿,每个月月底李华成可以领取800元“劳务费”。此外,他还可以到机关食堂免费吃顿午饭。

      对于多数访民而言,他们想见的不是“李主任”。有访民发现,李华成说话也打官腔——“我要求他们走司法途径”“我要求他们依法、依理上访”。有些老访民认为,李华成被信访局“招安”了。一次下班路上,李华成听到访民指着他说,“他是叛徒”。

      成为信访干部后,李华成依然继续登记自己的上访问题,但政府并未答应其赔偿诉求。“主任”终于当不下去了。2014年3月的一天,“李华成信访调解室”大门紧闭。“李主任”出现在了等待区领导接见的排队队伍中,他又回到了继续上访的老路上。

      (《南方周末》6.26 习宜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