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08日 星期二

    谨防美国投资移民三大陷阱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08日   03 版)

      近年来,中国赴美国投资移民的人数不断增长。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却上当受骗,钱花出去了,移民却没有成功。近日,记者专访了安致勤资会计师集团创办人吕旭明。吕旭明专门从事中国赴美投资移民业务已有十余年,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和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吕旭明介绍了中国人在赴美投资移民过程中遇到的三大陷阱和风险,以及投资人应当如何防范这些陷阱和风险。

      根据美国投资移民法案,在美国境内投资100万美元或在美国的特定区域中心投资50万美元,并直接或间接创造不少于10个工作机会,就有机会拿到美国绿卡,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EB-5(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也就是所谓的“投资移民”。

      在投资移民的过程中,投资人需要寻找在美国的投资项目,但是在寻找项目的过程中,因为人生地不熟,也不了解美国相关法律法规,许多投资人上当受骗。

      陷阱一:个人诈骗,得手后消失

      吕旭明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几个月前,美国人萨米·李告诉李建伟,他计划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一家中餐馆。只要李健伟和他另外两个朋友每人在该项目上投资100万美元,并且中餐馆可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李建伟就可以顺利拿到美国绿卡。

      李建伟相信了萨米·李,并很快把100万美元打给了他,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建伟却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获得绿卡的信息,甚至连萨米·李也难以联系到。

      李建伟和他的朋友最终在一家KTV找到了萨米·李,但萨米·李竟假装心脏病发作,被救护车送往医院,随后找机会跑掉了。李建伟陷入了一场投资移民的欺诈中。

      陷阱二:公司诈骗,项目不靠谱

      2013年年初,曾在国内大肆宣传的芝加哥会议中心移民项目,涉嫌欺诈,有200多名申请投资移民的中国人牵涉其中。因为项目方不靠谱,再加上一些移民中介没有充分考察该项目便盲目推广,使得大量客户掉入投资移民的陷阱。推广方宣传虚假移民项目的做法尚能识破,但类似芝加哥会议中心这种骗局,一般投资者却往往难以辨识。

      芝加哥会议中心项目的炮制者塞斯虚构自己有30多年的酒店经营经验,谎称Loop Capital为美国第二大投行,且由该行保障资金到位,同时夸大其与多家五星级酒店的合作关系,为盼望移民的中国人画了一张大饼——“世界第一个零碳排放白金环保认证”的酒店会议中心,并信誓旦旦地许下了保证拿到绿卡的承诺。

      后来,美国证监会盯上了该项目的运营方,并且调查到该项目存在欺诈问题,200多名中国申请人的绿卡梦顿时破碎!吕旭明说,其实,这些投资人算是幸运的,因为美国证监会及时发现问题,美国法院及时冻结了该项目的资金,200多名投资者的权益才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不至于人财两空。2013年4月,美国法官签署退款令,要求芝加哥会议中心的托管银行向投资人退款。

      在中国,大部分的投资移民都是通过移民中介进行的。如何避免投资人受到欺诈?中介的作用不容小觑。通常,一家负责任的移民中介决定推荐某个投资移民项目之前,首先会特聘律师对这个项目是否符合相关移民法规或者请第三方评估,然后会亲自或委托项目地合作方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吕旭明强调,投资人需要选择信得过的移民中介。美国是个高税收的国家,投资人最好在投资移民前咨询精通美国税务的会计师,提前做好税务规划,以免缴纳不必要的税费。

      陷阱三:故意介绍项目有“政府背景”

      吕旭明提醒,有些中介在介绍某个投资项目的时候,为了让投资人相信该项目,会介绍项目具有“政府背景”。这是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心理,很多人认为有了政府背景,项目就没有风险,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某些情况下,美国地方政府的官员还会出面推介投资移民项目。投资人千万不要被这些东西迷惑,政府确实会积极参与对本地项目的推介活动,因为这可以推动本地就业,但所有投资移民项目都是私人公司运作,并由公司承担风险,美国政府不会对任何投资移民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法制日报》7.1 汪闽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