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杀被视为正常
在对全国几十个村子走访调查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的年轻讲师刘燕舞发现:1980年代至今,在农村,老人自杀率越来越高,情况还在恶化。
在部分地区,农村老人自杀开始被视为正常,甚至合理。湖北京山县一位老人告诉刘燕舞,“我们这儿的老人都有三个儿子,药儿子(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这三个儿子最可靠。”调查者们进而发现,京山县各村老人自杀率都高得惊人,30%是保守数字。
有村民说京山县老人自杀还不算严重,应城县有个老人要自杀,还怕子女不埋他,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
在京山、应城等地,无论是什么导致老人自杀,都罕有关注。子女不会自责,村民不会谴责。孝,依然被视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认可。
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
刘燕舞承认,刚开始调查,他容易从孝道沦丧的角度去思考。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愈发明白,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准变低,也不是某些地区的人品德更坏。代际关系变化背后,反映的是30年来农村走向现代化、建立市场经济的巨大社会变革。
当农民之间、甚至一家子的父子、兄弟间都开始按市场的思维方式处理关系时,人们开始算账。不止一个村子,不止一位媳妇跟刘燕舞讲过给老人治病的账怎么算:假如花3万元治好病,老人能活10年,一年做农活收入3000块,那治病就是划算的;但要是治好病也活不了几年,就不值得去治。
刘燕舞提出,当前代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种“剥削模式”。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曾拼死拼活抚育子女,帮他们盖房结婚看孩子,但丧失劳动能力后,无论是物质或情感上,他们的所得都少得可怜。被榨干所有价值后,老人就变得一无是处。
在剥削模式大行其道的村子,老人自杀甚至成了风气和秩序,是心疼子女的表现。
国家的角色举足轻重
据刘燕舞统计,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生存困难,例如失去劳动能力后得不到子女照顾,吃不上饭;其次是摆脱疾病的痛苦;之后是些情感问题。
“换句话说,要减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就要解决三个问题:不饿死,不病死,不寂寞死。”只靠个人,这很困难,只靠国家,同样不行。但国家的角色举足轻重。2011年,在应城调查时,新农保还没铺到当地。老人们问刘燕舞新农保会不会轮到自己村子,得到肯定回答,不少老人说那就先不自杀了,再挺两年。
刘燕舞最大的希望是这一问题能引起关注。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至少家庭内部要有些温情吧?不要真像马克思讲的那样,家庭关系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不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新华每日电讯》6.20 王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