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化成功的典范,然而从环境史的角度看,美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美国森林边疆的不断退却就是典型例证。
北美殖民者对森林有一种天然的敌视。对他们来说,森林代表着荒野、野蛮和印第安人的威胁,最好的应对就是尽快将其清理掉,种上庄稼,让文明的阳光照射到大地上。对北美殖民者来说,森林可以用来取暖、盖房、制作围栏、烧制钾碱、造船、冶铁燃料等。而上述每一种用途都意味着大片森林的消失。
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和边疆向西推进,铁路、工业燃料用木和木材加工业成为森林消失的新元凶。由于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和肆意砍伐,森林消失很快。到1920年,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已经失去了96%的原始森林。随着森林一道消失的是野生动物资源。火鸡在17世纪还在新英格兰地区成群活动,到18世纪,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就很少见了。甚至连旅鸽这种数量曾达到50亿只的动物,也没有逃脱灭种的命运。1914年,全世界最后一只旅鸽在辛辛那提的动物园里孤独死去。
除了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大规模的毁林还导致气候变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仅宾夕法尼亚由于砍伐就产生了500万英亩的荒漠。
19世纪后期,美国朝野终于认识到毁林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逐渐走向保护主义。1891年,美国国会通过《森林保留地法》,授权总统可以把联邦所有的任何公共土地宣布为森林保留地。从哈里森到罗斯福,历届总统都不断扩大美国森林保留地的面积,到1923年,美国共划定森林保留地146处,总面积1.82亿英亩,建立起了森林保护的基本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报》5.28 付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