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夕阳红”旅游旺季,记者调查发现,低价游只是幌子,参观企业、听讲座、买保健品才是活动主题。
景区一次未进 购物一次不落
上海市民王阿姨3年来参加过多次健康讲座和“养生之旅”。“我第一次参加的免费旅游,去的是苏州。”
出发那天一大早,大巴将她和小区其他报名居民接走。一路上,一名自称“顾问”的女子先介绍了苏州的景点,随后便重点推荐了公司的保健产品,并登记有购物意向的老年人信息。
王阿姨说,当天的苏州一日游,他们只在市区和工业区转了几圈。下午,大巴开到一家宾馆,让大家在会议室内“休息”,基本每4人就有一名“顾问”在一旁陪同。王阿姨经不住“顾问”的热情推销,当场购买了一万元的蜂胶。
此后,王阿姨又参加过六七次免费或低价旅游,正儿八经的景点一次没进,但购买产品倒是一次不落下,蜂胶、螺旋藻、葡萄籽等,包罗万象。
无锡旅游两日 购保健品两万元
年过八旬的胡阿婆是宾川路上一家老年保健品店的常客,去年底,销售员小杨告诉她,公司组织一次无锡短途游,胡阿婆约了同小区的退休教师黄阿姨一起前往。
坐上大巴,公司“贴心”地为每两位老人各安排了一名年轻人,“小伙子姓马,嘴很甜,一口一句奶奶。”
到了无锡,除了常规的景点,公司还带他们参观了保健品的生产厂。第二天,主办方把一行人带到一家五星级酒店,说是召开“答谢会”。会上,主打内容是推荐公司新研发的保健品。后来,在小马的撺掇下,胡阿婆买了4盒氨基酸和4盒氧能源,总共花去两万多元;黄阿姨也购买了四五万元的产品。
“低价游”背后 潜藏推销骗局
有王阿姨、胡阿婆这样遭遇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平日里节俭的他们,大多被“免费”“低价”这样的字眼吸引,参加“热心人士”组织的夕阳红旅游,在游玩期间觉得欠下人情,失去日常消费中审慎的态度。而推销员利用消费者这种“拿人手软,吃人嘴短”的心理,借机夸大宣传自己保健品的功效,由于其他人购买,当事人在从众心理之下,难免相信了经销商宣传的功效而当即下单购买。
“现在很多保健品企业都打着免费旅游的旗帜,看似关心老年人,实际上瞄准的是老年人的钱包,”中国旅游热线联盟秘书长朱渭秋指出,“免费旅游显然已成各路‘骗子’竞相捞钱的新途径。”
(《新民晚报》5.29 左妍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