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6月03日 星期二

    李鸿章为什么撒谎

    刘占青 《 文摘报 》( 2014年06月03日   05 版)

        对于李鸿章的“好言相劝”,维特勋爵没有采纳。

        1896年初,清政府派李鸿章率领庞大的外交使团,参加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加冕典礼。由于官方组织不周,在莫斯科的霍登广场举行的群众游艺会上,人数过多,混乱不堪,发生了严重拥挤踩踏,竟然造成近两千人死亡,史称“霍登惨案”。

        当时,李鸿章正在与俄国的首相维特勋爵会谈,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就问在场的维特打算怎么办,维特告诉他打算如实将事件经过向沙皇禀报,李鸿章听后,连连摇头称不可。

        李鸿章对维特说:“譬如我任直隶总督时,我们那里发生了鼠疫,死了数万人,然而在我向皇帝写奏章时,一直都称我们这里太平无事。当有人问我,你们那里有没有什么疾病?我回答说,没有任何疾病,老百姓健康状况良好。”听到李鸿章这几句话,维特显得异常吃惊。或许是没看到维特的异样表情,李鸿章依然滔滔不绝地面授自己的为官之道,“我干吗要告诉皇上说我们那里死了人使他烦恼呢?”

        对于李鸿章的“好言相劝”,维特勋爵没有采纳,据实把“霍登惨案”的实情告诉了沙皇,并在自己的日记中对李鸿章的做法嗤之以鼻。

        在专制政体下,老百姓的生命犹如草芥,莫说是敬畏,甚至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正如李鸿章所言,发生疫情后,只为了让自己的主子“不烦恼”,便选择瞒报,只要能让主子高兴,老百姓的死活无所谓。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没有哪个臣子是天生爱撒谎的偏执狂,喜欢在假话中找寻快感刺激,而是因为说实话的成本要比撒谎的成本高许多。翻开中国历史画卷,多少敢说实话的官员都成了政治祭坛上的牺牲品,鲜有善终者,逆耳的忠言往往成为了说实话官员的催命符,不带血的杀人刀。

        (《杂文报》5.2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