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晓(北京四中学生家长):我们始终在问“值不值”,前提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有人算时间,有人算机会,有人算金钱,关键要看从什么角度来判断。我来算个数字账:学生在高中三年每年花费30至50万元人民币,大学三年每年花费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几年下来最少要200万元,回到中国找一个工作,按照平均水平每月工资6000元算,28年才能赚回本,这还不算其他花费及成本。
“不值”也表现在异国他乡亲情的损失。我很多朋友的孩子出去后,观念变了,独立得跟外国人似的,不管父母。还有机会和社会关系的损失,在国内上大学你会有很多朋友,工作的时候有很多社会关系,在国内生活积累的社会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机会。但你到国外融入不到别人的社会,或者总跟中国人在一起,实际上没学到什么。
别人的天堂不一定是你的乐园。别人那里再好,人家不给你机会,你在生活上、在价值观上、在就业上就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最近有条微信讲“中国人去美国的十四种‘结局’,包含了太多的说不出来的无奈、委屈、痛苦和叹息。总而言之一句话:离开故土和家人,到别人家去过,对谁都是很难的一件事。
出国热还涉及国家的损失,背后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掏钱把学生培养好了,最后学生却到国外上大学,上完大学后拔尖人才能留的都留在国外,这是金钱和人才的损失。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是希望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留学人才能够回国服务,而并非为他国做嫁衣,“输送”人才。
出国是一种人生的抉择,成功了,它就值;没成功,它就不值。家里没钱你非要出国不可,不值;明明知道学得不好你非要去不可,最后吃了亏回来,一败涂地,也不值。最近看到一篇报道,重庆一个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开茶楼的父母就送他去了新加坡、日本,他父亲生病后将两套房子相继卖掉供他留学。这个学生一直拿不到学位,回国后硬要接着出去,结果他父亲从楼上跳下来,死在他跟前。这样的悲剧提醒我们,出国不出国,判断值不值,首先要根据学生、家庭自身的客观情况决定,不要以为只要出去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