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副教授范志红指出,油脂的差别主要是脂肪酸种类和比例之间的差异,大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亚油酸特别丰富,难以凝固,耐热性较差,主要有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这类油适合做炖、煮菜,用来炒菜的话尽量别把油烧到冒烟才下菜。
第二类是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耐热性较好,有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等。这类油脂适合炒菜,但不适合爆炒或油炸。
第三类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丰富,放冰箱里不凝固,耐热性较好,主要有橄榄油和茶籽油。
第四类是饱和脂肪酸相当多,稍凉就会凝固,耐热性最好,主要有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等。食用时不要高温加热,可用来凉拌或涂面包片等。
各种油最好换着吃,而且最好是在一、二、三类的不同类别中替换。对于第四类油脂,除了运动量很大的人之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
(《京华时报》5.27 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