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有了初步结果。在第一步对事业单位分类中,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在3100多万的在职事业单位人员中,大约只有10%被划转至企业。
现在每年国家对各项事业经费的支出,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对于事业单位的分类结果,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政府背负的包袱还是很大”。
为何只有一成事业单位人员被划转至企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专家认为:一方面是没有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实施联动改革,涉及到公平问题;另一方面是,方案中没有明确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的预测和承诺,这是改革方案的技术问题。
从整体上来分析,退休后的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养老金待遇,比一般企业职工优越,但比公务员、垄断性国企职工要差一些,忽视这些因素,片面要求事业单位养老制度与企业接轨,必然会让事业单位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90%,而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50%,既有养老金制度的不公,也使事业单位人员对改革预期进一步降低。
苏明等多位财政部专家一致的观点是,解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阻滞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事业单位与公务员改革“联动”起来,以避免互相攀比;另外,还要统筹考虑,逐步缩小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待遇差距。
在人社部今年重点推进的改革中,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都被列为“重头戏”。从年初开始,人社部会同中编办、财政部等方面,已经对机关事业单位联动改革做出全新部署。
(《经济观察报》5.3 降蕴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