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民生论坛

    不应只看到养老金“亏空”

    《 文摘报 》( 2014年04月24日   02 版)

      一条“今年养老保险亏空或超千亿元”的消息引来舆论哗然。4月15日,有媒体计算,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将“亏空”1563亿元。当然,算上财政补贴,本年的收支结余是2371亿元。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其中一条就是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过去没有储备过养老金,国家财政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怎么办?那就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让尚在工作的新人和所在的企业交钱,一部分借给已经离退休的老人花,这是社会统筹的主要来源;另一部分,也就是借出后剩下的钱,为新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储备,这叫个人账户。

      然而,中国人口政策以及随之造成的老龄化社会提早到来,社会统筹里的钱花得越来越厉害,借新人的也越来越多,不仅没有剩下,反而透支了。国家财政补的其实是被透支的个人账户,每年虽有结余,相对于未来庞大的退休人口来说,少得可怜。

      长期来看,养老金的亏空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是增收,二是减支。

      所谓增收,就是增加资金来源。提高企业和个人缴费率、开征社会保障税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对经济整体影响偏负面,会招惹众怒;国有资本划转则是深深触动了各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亦殊为不易。

      所谓减支,则意味着领取退休金时,要么少领点儿,降低标准,要么晚点儿领,延迟退休。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推不下去,最根本原因就是养老待遇不能降、不敢降,既然前者不降,职工养老金自然也降无可降。

      于是,学者们和改革相关部门就只能吆喝延迟退休。毕竟,延迟退休几乎可以无限期地把资金压力往后推。

      但是,对于普通劳动者尤其是一线的体力劳动者来说,这条所谓“捷径”却让本已压力重重的他们更看不到未来。全国每年有3000万人中断养老保险缴纳,固然有制度缺陷的影响,但更多出于信息不公开、政策不公平、改革不彻底而导致的对养老体制不信任。

      因此,我们不应只看到养老金的亏空,还应下决心改革养老制度的不公平、不透明,惟其如此,国民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经济观察报》4.21 胡家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