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研究报告中,失地农民有的进城务工,有的跨地区继续从事农业,还有的因失地住上楼房,成为“市民”。而在完成“村民”到“市民”的转变过程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的诉求有哪些?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
贵州省贵阳市近郊某小区,2010年,一批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搬到了这里。不久前,一位失地农民对调查人员说:“现在住进楼房,一个月至少需要3000元。以前菜都是自己种的,现在什么都要花钱买。”这也是目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的缩影之一。不论他们的主观意愿如何,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地接受宏观环境和政策对其命运的改变。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一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社会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怡洁调查发现,贵阳市近些年不断涌出多个超大型楼盘,人口规模达十余万人。贵阳的快速扩张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这在全国具有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失地农民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补偿款。但李怡洁算了一笔账:如果让失地农民自己买一套房子,赔偿款几乎没有剩余;住处变为楼房后,增加了水电、物业和柴米油盐等各项开支。调查发现,24%的农民选择将征地补偿款用于孩子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农户在教育上的资金需求,帮助他们暂时脱离子女教育的困境。
此外,选择将征地款用于创业的农户目前不到15%。因为大部分农户自身没有投资、经营的理念和能力,担心“亏本”,不愿意拿征地款“冒险”。调查中,贵阳市被访失地农民全部保留农业户籍,凯里市仅有2户失地农民转为城镇户籍。户口未转的原因主要是农民认为转户口对他们没有作用。
“社会保障不仅是失地农民生活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失地农民离开土地获取更好发展的基础。”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孙炳耀表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善,失地农民的利益和长远生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事实上,进城后的农民们发现,在城镇居住的风险越来越大,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雾霾等环境越来越恶劣,住房、交通、学校、医疗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简言之,现行制度不是吸引农民进城,而是把农民挤出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农民变为市民后不能靠补偿款来提高生活水平,而要靠就业。他建议,农民的土地可以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入股,并在未来不断地获得收益。农民拿着手里的地可以平等出让,而不是政府来征地,这自然就保障了自己的收益和财产权益。
(《第一财经日报》4.15 章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