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2月27日 星期四

    临汾:从“污染状元”到“环保模范城”

    《 文摘报 》( 2014年02月27日   02 版)

        曾经“不适合人类居住”

        2013年的最后一天,山西临汾市迎宾大道南侧年产能达60万吨的双山焦化厂正式关闭;同日,随着3座30吨炼钢转炉被关闭并拆除,位于临汾市城区东部的临汾钢铁公司长达26年的炼钢历史被画上休止符。双山焦化厂和临汾钢铁公司是多年来支撑临汾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市区大气污染主要的两个源头。

        近年来,临汾市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接连出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等五大工程,这座曾在环保部重点监测的113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连续3年倒数第一的城市,走入了省级环保模范城行列。

        凭借得天独厚的煤铁资源,临汾连续6年稳居山西省GDP排名第二。临汾,曾经被某国际机构评为“世界十大污染地区之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在临汾境内绵延上百公里。可在前些年,汾河在临汾境内却成了臭水沟,岸边的人家平时吃饭时都得关着门,不然食难下咽。严重的污染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洪洞县的赵城镇连续3年招不到一名合格的兵。

        “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有钱有什么用?”

        切肤之痛终于让沉迷于GDP快速增长数字盛宴中的临汾醒来了。“临汾人都觉得不改不行了。每天一推开门就是灰蒙蒙一片,更不能穿白袜子和白衬衣,只要一出门,回来就是一层灰。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有钱有什么用?”

        临汾痛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污染宣战。

        首先是对排放不达标企业“零容忍”。无论企业大小,限期整改,不达标的关停。2008年,临汾市对41家焦化企业下达焦炉煤气限期治理任务;2009年对焦化、化工、建材、洗煤等19家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

        关停企业不仅牺牲了GDP,还触碰了某些群体的利益,遇到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临汾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刘跃忠回忆称,“取缔一家炼焦厂时,工人不理解,100多号人围着执法人员好几个小时”;“拆除一座烟囱时,老板的儿子爬到烟囱顶不下来”……

        2006年以来,临汾市治理环境污染企业1407家。关停、限批等一系列铁腕治污的代价巨大。仅工业经济一项,临汾市就损失GDP360亿元,财政少收72亿元。全省GDP排名也从第二的位置跌落了两三位。

        “污染的GDP坚决不要。”临汾市委书记罗清宇说。

        像抓经济一样抓环保

        在临汾,环境治理是“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指挥。市长与各单位签责任书,各单位立军令状,纳入政绩考核,“像抓经济一样抓环保”。“环境治理光靠环保局一家单打独斗根本不行,部门联动很重要。”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文清说。

        2012年,临汾市区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从2000年的11.61下降到1.678。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天数达到了342天。2013年按照空气质量标准评价,临汾市位列全省第一,17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大气标准,PM2.5日均浓度达标率达55.1%,成为省级环保模范城。

        原本小土炼焦厂林立的汾河两岸现在布局成一条由现代化循环工业、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18个园区的新兴经济带,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999.4亿元。

        (《中国青年报》2.23 田国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