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2月20日 星期四

    说法

    复旦投毒案:司法审判能否为青春疗毒

    《 文摘报 》( 2014年02月20日   03 版)

        2月1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林森浩死刑,但正义的结局并无力救赎青春的残局。司法审判,往往是建立在残酷的结局之上,它能够抚平公义的创伤,却无法为校园内的青春疗毒。

        放眼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土壤,类似复旦投毒案这样的伤害并不鲜见。某种意义上,复旦投毒案,或是一种典型生态中的非典型个例。

        中国的教育,历来的宏愿,都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但在这种宏大的理想和使命中,却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教育的底线:那就是培养“对社会无害的人”。随着高知人才破坏力的显现,透过复旦投毒案,或是到了反思如何改造教育土壤的时候了。

        在应试思维的缠绕下,成长于教育土壤上的青春,往往被异化为学习的工具、知识的载体,而忽视作为个体公民的独立性。因而,人格的塑造、心智的培养,长期以来都被置于偏僻的角落。当教育无视人的存在,人性的畸变和垮塌又怎能避免。

        复旦林森浩毒杀室友黄洋的悲剧,实际上是提醒我们,既要看到高知人才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也要看到其迷失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而关于高知人才的双刃剑效应,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林森浩也许不是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却是“精致的破坏性能量”。

        对于复旦投毒案的审判,解决的只是正义的问题,它并没有能力去拯救那些中毒的青春。而要为这些中毒的青春疗毒,关键在于,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由冰冷的人才工厂回归人文的校园,在注重践行培养“对社会有益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人才的人格塑造和心态培养,避免他们成为“对社会有害”的破坏性人才。

        (《北京青年报》2.19 时言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