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文化视点

    综艺节目需要“更强大脑”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21日   05 版)

        2014年开年,打着“国内首档大型科学励志类真人秀节目”标签的《最强大脑》,在江苏卫视开播后收视高开高走。“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成为最新的网络流行语。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对一档娱乐为主的真人秀节目而言,以科学标准来标榜自身,究竟“科学不科学”?

        能和“计算机赛跑”的五岁心算神童,仅通过看斑点就能识别101只斑点狗的记忆牛人,可以快速识别数千人面孔的培训教师……来自不同领域的“脑力界达人”在《最强大脑》的节目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超强脑力秀。

        “科学标准”在节目中不断被强化的同时,《最强大脑》也把“娱乐”元素用足了料。无论是周杰伦、陶晶莹等人的明星效应,还是来自评判席嘉宾和科学判官之间的“毒舌战”,以及或煽情或娱乐的选手展示,都无一不表明——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综艺真人秀。

        赢了收视又赢了口碑,但《最强大脑》距离“中国好节目”的评判标准仍有距离——和此前火爆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一样,这档节目的原型来自德国。

        不少观众在网络上找了德国原版比照,发现“不仅形式一样,连许多挑战也是一样的”。但两者也有区别,比如“德国原版是直播以及观众评分,中国版用了明星和专家”、“原版本没有科学评判家的角色”等。从目前播出的两期节目来看,中国版的《最强大脑》进行了更适合本土观众口味的改进,并取得了收视成效。

        尽管不乏对“非原创”失望的观众,但更多观众趋于理性。在后者看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分别来自荷兰、韩国和德国,虽都不是原创,但是移植得好就行了。有网友表示:“中国内地的娱乐节目多了新的创意和精良制作,总的来说是件好事。这比同质跟风和山寨模仿强多了。”其实,无论是原创或是改造,中国综艺节目还需要更多的“更强大脑”,才能催发一批真正的“中国好节目”。

        (《解放日报》1.14 李君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