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北极和它的原住民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11日   07 版)

        几百年来,人类出于各种动机多次来到北极,却在零下50多度的自然环境中屡屡逃离。而在这片冰冻世界里,它最早的居民——爱斯基摩人,却已生存与繁衍了四五千年!

        几乎没有爱斯基摩人自己的文献记载他们的历史。对北极和它的居民的叙述,从一开始,就是南部文明对于地球之端的想象。

        在零星的口述史和探险者的记录里,散落着一些爱斯基摩人的日常生活细节。根据一些因纽特人(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对祖父辈生活的口述,在他们的家庭里,男人是主角,男孩在几岁时便随父亲外出打猎,6月出发,9月归家;女人则在家里缝制衣服、打鱼和采集水果。由于迁徙,他们的婚姻生活比较紊乱,一个男人迁到下一处,就可能与遇上的女人结婚生子,女人也是这样,实行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

        几千年来,爱斯基摩人的社会依循着传统方式生活。他们的个人财产非常少,通常就是几件衣服、一支枪和一些工具,随身携带,死后与自己埋葬在一起。他们也没有对土地占有的概念,在不断迁徙中,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占用陆地资源和空出来的居所。他们唯一的经济方式就是捕猎,除此之外只有点零星的易货交换。所以,当外部世界以私有财产、领土主权等现代概念进入并瓜分北极时,这些极地原住民全都浑然不觉。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公司获得了在北极圈内勘测和租赁油田矿田的许可证。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矿产资源及能源的开发,更促进了北极地区迅速繁荣。爱斯基摩人大约只有15万人,但进入这一地区的外来者却有700多万人。大批现代移民涌入极区,新兴城镇拔地而起。

        极地的爱斯基摩人在极端的自然压力下,经常患一种“极地歇斯底里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极地区的酗酒、暴力和自杀率陡增。据统计,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自杀率比美国和加拿大人的平均水平高出6倍。传统家庭纽带的断裂,对现代世界的文化不适应,抑郁焦虑,都是他们自杀的原因。

        也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接受了现代教育、掌握了更多知识的爱斯基摩人开始觉醒。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原住民开始争取自治。爱斯基摩人的斗争,最终获得了美国政府特殊法律的出台,即按油田的面积,给他们石油利润的提成。爱斯基摩人有了这笔巨资,很快发展起来,从传统生活一跃而进入了现代文明。

        处于工业开发区的爱斯基摩人几乎完全改变习俗,投身工矿企业,成为工人或雇员。在加拿大,越来越多的因纽特人通过1977年成立的“因纽特北极圈理事会”达成政治上的统一,在其领土上争取政治自治。北极原住民的声音终于开始被世人听到。

        (《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1期 蒲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