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

    抗生素饲料的悖论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04日   03 版)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抗生素帮助人类战胜了曾经无坚不摧的细菌。

        动物学家在1950年代偶然发现,它还有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疾病的功能。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后,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提高了5%到10%。60年来,没有人知道抗生素为什么能加快动物的生长,科学家推测,抗生素能帮助动物预防低级别的疾病,改善它们的营养吸收系统,从而促进生长。有微生物学家认为,这些药物促使细菌更疯狂地吸收热量,并导致机体迅速增重。

        于是,健康的动物也被喂食抗生素,以提高生长速度和防止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带来的疾病。畜牧业一度消耗了全球一半的抗生素用量。

        虽然抗生素让更多人以低廉的价格购买更多的肉制品,但却带来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危机——耐药细菌的流行带来的死亡威胁。

        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因感染耐药细菌而患病,其中23000人死于耐药细菌的感染。

        实际上,从抗生素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它对抗细菌的威力就在减弱。生物要延续它的种族,就需要产生抵抗外来侵害的能力,对细菌而言,就是对抗生素耐药的能力。研发一种新的抗生素需要十年,而让这种新的抗生素失效,只需要两年。长期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类似于在动物身上进行培养耐药细菌的大型实验。

        虽然动物体内残留的抗生素对人体的直接毒性很小,但动物的耐药细菌会通过空气、污水和土壤传递到人,在人体内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将来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很可能无药可治。

        (《南都周刊》2013年第49期 徐小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