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药品说明书 看了不白看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04日   02 版)

        国家卫计委日前调查显示,我国能够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居民比例约为15%。与之相对的,2012年,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报告120万份以上。

        人们为什么不能正确地阅读说明书?药品说明书又该怎么看?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提醒:

        多看一眼有效成分

        对于治感冒发烧的常用药,许多人只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常常是吃了一种没效就换另外一种。事实上,药名虽不同,其有效成分多是一样的,药盒上不一定能看到这些信息。在国外,处方药包装上不会写任何提示、适应症、用量、服用方法等,这就需要去阅读说明书。国内有的药商为了让药卖得更好,往往会把适应症写很多,但不一定把有效成分都写在上面。

        自己给自己把关

        当下的医疗环境,医生和药师都没有太多时间去跟患者沟通,可能你就不知道这个药到底是治什么的,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吃完之后可能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反应,例如能不能开车,能不能做一些精细的工作?你是什么体质,有何过敏史?

        作为一个患者,更须明确药品是不是对应你的适应症,你吃的量是不是和说明书上给的一样,吃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反应是不是说明书上记录的。尤其是有效成分、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应打开仔细看看。

        警示有临床证据

        有调查表明,有20%左右的交通事故和服药之后开车有关。这就需要注意某些药吃了会有不良反应,例如服用含安定的感冒药后不能开车,这些警示是做过大量临床研究的。

        还有一些禁忌症会在说明书的角落里写着,但不会写在药盒上。香港很多处方药的药盒上会直接写着“毒药”这样的警示语,就是要告诉你,这个药不要随便吃。但我们现在药物乱用比较严重,普遍缺乏警示语,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非处方药不一定安全

        很早以前是没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的。随着这些药使用时间长了,老百姓也有这个需求,就把一些相对安全、临床使用时间长的药转化成非处方药。但非处方药仍然是药,还是会有副作用。如果用了三天没有效果或没有缓解症状,那就应该去看医生,重新开一些药。

        市场上很多药如果你认为它安全就随便吃的话,有可能会吃到同类的药或者是相同成分的药。最简单的例子是退烧药,退烧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90%感冒药都含有这个成分。

        目前市场一些“Z”字开头的中药,实际上都添加了西药成分。一般大家会觉得是中药,同时吃点西药没事儿,实际上已经吃重了,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北京晚报》2013.12.24 张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