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记得住乡愁”的决策温度

    《 文摘报 》( 2014年01月02日   02 版)

        听多了刻板的官话、套话,看多了生冷的数字、比例,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口号和数字来畅想未来。因而,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用“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种“文艺范儿”的语句,来描绘城镇化的目标,人们的反应先是一愣,继而品咂再三,一种温暖油然而生。

        从关注百姓物质生活满足,到关照百姓内心真切感受,这是决策者执政理念的一次完美升华,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次步伐调整,是国家发展观的一次自我校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农民的物质需求,也要体恤他们的精神感受。动迁村庄,让农民上楼,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为民造福;留住村庄,为农民保留一处精神田园,让农民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也是造福百姓。

        村庄是农业文明生生不息的物质载体,是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活化石,保护好村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美丽中国”的绚丽章节。正因如此,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必要“把农民都统统连根拔起”,“就地城镇化”也是城镇化的一种成功模式。2013年2月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撤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9个月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慎”“不”“少”“尽可能”,这一连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词语,决策者“顺民意、恤民情、惜民力”的情怀呼之欲出。

        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近百万个村庄在这十年内消失。美丽中国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还要有小桥流水人家。

        (《光明日报》2013.12.24 毕玉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