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民生论坛

    完善“自主招生”制度刻不容缓

    《 文摘报 》( 2013年12月31日   02 版)

      教育部2003年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正式启动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并在部分大学试点。自主招生的政策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打破高校选拔人才的僵化,不拘一格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同时扩大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主权,培育创新人才。现在,试点高校已经超过一百所。

      然而,伴随着自主招生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却是该项制度设计的漏洞和由此引起的寻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自主招生的确很难有确切的标准,主观因素对其结果的影响不可避免。二、虽然教育部和所有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都对自主招生有明确规定,但由于自主招生没有完全的信息公开、有效的监督和相应的惩戒,客观而言,这些规定的落实存在很大问题。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招录制度改革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我们需要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及时总结教训。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英美两国高校的做法。比如,在牛津和哈佛,校方按照本校的理念确定需要招录的优秀学生的标准,招生委员会则按照这一理念开展具体的招生工作。为了防止招生委员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违规违纪,校方有着严格的招生回避、举报、申诉、调查和惩罚制度,一旦相关工作人员被举报,校方就要组建独立的调查委员会去彻查。更重要的是,招生委员会每年都要重新组建,避免了圈子效应的产生,从而有力地确保了招生的公平公正。

      对于中国高校步履蹒跚的自主招生,世界著名大学的做法可看作他山之石。

      (《光明日报》12.26 胡乐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