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当前,社会对院士群体期望很高,也对院士制度的某些方面提出了尖锐批评。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终身荣誉不等于终身工作
今年11月,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中国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
院士到底有没有退休机制?在沈国舫看来,没有。“没有文件规定说,院士何时办理退休手续。也没有一个单位说希望你退休,都希望你留下”。搜索相关资料,确实找不出院士退休的规定。
在沈国舫眼中,真正实现了退休的只有一位院士——秦伯益。他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目前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2004年,他给组织上写信,坚决退休,获得中央军委特批。
在秦伯益看来,有些院士现在很难起什么学术带头作用了,还有些院士完全失去了工作能力,甚至还有的长期住在病房里,但是他们永远不退休,这样社会影响不好。
在他眼中,社会把院士“拔得太高”。一些省市或高校、研究院竞相用高额科研启动费、安家费、年薪等来争夺院士,装点门面。各种考察、颁奖、座谈和评审也对院士邀约不断,这是院士不退不休的“社会土壤”。秦伯益曾撰文直言“院士不是花瓶”,一方面,院士被人当花瓶,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院士乐于做花瓶。但是目前,对于院士以多少岁为限退休、要不要搞“一刀切”仍有争议。
天价招聘与副省级待遇
在清华大学,除国家院士津贴外,学校发放给院士的津贴一个月是1600元。但是,随便翻看一下地方高校的价码,比如,济南大学2013年人才招聘启事,应聘对象如果是院士,那么,“年工资待遇200万元以上,安家费100万元以上,免费提供住房,配偶调入”。
在清华大学,现任校长陈吉宁因为不是院士,还一度引起外界的巨大争议。但在国内为数不少的大学,一旦当选院士,就马上成为校长的重要人选。
在清华,一些院士表示感受不到所谓的“副省级”待遇。但在一些省份,“副省级”待遇不仅落到实处,而且一些院士也成为了当地的政协副主席、民主党派的主委等。
院士究竟有何待遇和特权?为何会差距这么大?
从额外收入上看,2009年之前,两院院士津贴标准每月才200元,从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为每人每月1000元。秦伯益说,这是国家给的,地方或单位还有津贴,地方越小给的越多。
难怪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宇(化名)感叹:“清华的院士,很羡慕有些地方的院士,这些地方把院士捧上了天。”
院士变得奇货可居,源于机械的量化考核。王宇说:“近些年来,院士被炒得很热,就因为院士成了一些单位的标志。所以各个单位想办法包装院士、招揽院士,甚至搞双聘院士。”
秦伯益也说,现在社会普遍认为,院士给本单位身价提高了很多。“把院士群体当作单位的实力,所以有的学校巴不得自己有个院士。”正因为这样,院士的待遇被推得很高,各地竞相在待遇上加码。
除了明面上的收入,院士还有不少隐性收入。一是课题收入,二是评审、兼职、讲课等方面的收入。
秦伯益说,院士确实会有各种社会邀请,参加评审、讲座、会议什么的,“总会给你些报酬的,每一笔报酬不算多,但是你做活动多了,那又是一份工资了”。
院士还有一个备受社会诟病的是“副省级”待遇。沈国舫说,各地对院士确实是按照副省级待遇对待的,医疗、住房等标准都要提高一步。
官员参选院士问题
近年来,候选院士中官员比例一直很高。2009年,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超过85%是现任官员。梳理官员院士候选人的履历,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特征:行政级别在厅级以上,掌握一定科研资源,曾经执掌重大工程。而这些特征,在其参评院士时又变成一股助推的力量。
“个别官员参评院士,很难看出其技术成果是否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成就与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感到担忧。
有评论认为,用资源笼络院士,用权力换赞成票,已成为官员参评院士最大的弊端,成为院士制度改革无法绕开的话题。
事实上,在院士候选人的序列中,除了行政官员,校长、院长等“学官”也成为有参评冲动的一群人。在已当选的院士中,不少院士也是校长或者院长出身。
沈国舫说,工程院对这类院长、校长参评院士很警惕。“他是不是真的在干,他的成绩是不是以他为主做出来的。对于包装院士,拿别人的东西凑在一块取得成绩的,这种我们要加以识别。”
院士遴选制度需要变革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年一次遴选院士的频率,在王宇看来,间隔“太密”。但有专家认为,如果增选间隔时间太长,比如5年选一次,那样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于王宇而言,提醒他下一个院士增选年到来的,是接踵而来的公关活动。虽然两院也出台了严格规定,但是,公关院士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2007年,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第一次参选院士,他当时邀请了数十名院士赴青岛参观四方厂,“他在造势,但给人的感觉是他确实搞得相当好,你也无话可说。”
王宇发现,张曙光从来没有说“你们要选我当院士”,他是以现场作学术报告的形式让院士去了解他,“你说,这有什么问题?但是,真正做学问的不一定能上去,有权力的人造势就能上去了。”在秦伯益看来,现在已经到了没有哪个参选院士不公关的地步。
一些研究者认为,中科院、工程院应该把增选院士的资料公开,以方便社会监督。但是,这会遇到更大的难题。“这些资料,只有同行的人才懂,你公布出来也没人看得懂。”王宇认为,同行评议是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在中科院里面,一个行业同行的差不多只有七八人,在这个小圈子中,很容易有师生、单位等有倾向性的东西掺杂其中。
(《中国青年报》11.18叶铁桥 卢义杰 霍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