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爸爸患乙肝,宝宝用打免疫球蛋白吗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12日   04 版)

      乙肝爸爸的宝宝和家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宝宝出生后是否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问题,让患者和很多医务工作者不知所措。如今,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主任医师给出了明确观点:不用打。

      理由一: 乙肝父婴传播率远比母婴传播率低 

      研究显示,如果不采取免疫阻断措施,HBV感染母亲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HBV;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母亲的孩子感染风险为70%~90%,HBsAg(+)/HBeAg(-)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感染风险为10%~40%。所以,临床上推荐孕妇产前筛查乙肝两对半。如果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须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而HBsAg(+)父亲感染子代的几率为9.7%~31.4%。本世纪以来,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父婴传播率明显降低。普种乙肝疫苗后,HBsAg阳性的父亲导致婴儿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而家庭成员造成新生儿感染的几率比父亲更低。

      理由二: 母亲接种乙肝疫苗事半功倍 

      许多研究证实,母亲体内的乙肝抗体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先天性免疫。此时,乙肝父亲的宝宝出生后,在乙肝疫苗还没有发挥作用时就可保护宝宝不受感染。所以,HBsAg阳性男性的配偶应接种乙肝疫苗。这不仅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性传播,而且可预防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

      另外,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费用远比乙肝疫苗高。从安全性考虑,血液制品不仅有不良反应的风险,还有经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

      理由三:国际上无先例

      全球各国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没有建议HBsAg阳性父亲的后代和HBsAg阳性家庭成员中的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检索国内外文献也没有权威专家推荐这个预防措施。

      (《健康报》11.5 蔡皓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