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中国电视期待自己的“模式”

    《 文摘报 》( 2013年11月05日   05 版)

        尽管刚播出3期,但《爸爸去哪儿》俨然红透网络。这档由湖南卫视制作的明星亲子真人秀,收视率持续居高不下,并演变为全民话题。好评声中,也有网友表示遗憾:可惜不是咱们自己的原创。原来,这个节目的版权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

        从某种角度而言,买模式无异于“抄近道”。对于收视率的冲动,让各家电视台勇往直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模式热情”,暗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缩影。由于起步晚,最初的电视从业者构成庞杂且专业度不高。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眼光开始投向海外。“这边拿一点那边拿一点,抄台湾、抄日本,后来抄美国。”《中国梦之声》总导演王磊卿坦言,“在山寨过程中,尽管学了很多表面的东西,但精髓的东西做不到。”

        中国电视团队并非没有意识到危机。从生硬山寨“欧美日”,到主动购买模式版权,展现出进步的迹象。“现在中国电视进入到模式时代、电视大片时代,这可能是中国电视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王磊卿说。

        “引进模式,可以减少很多在节目策划创意过程中无谓的内耗和怀疑。”中国梦之声执行总导演严敏从技术角度解释这种“拿来主义”,“直接用模式可以让大家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然而,海外模式毕竟是多年研发积累的成果,并非用之不尽。“现在,真正有影响力的节目已经快买光了,你不能指望再过个两三年,又能出来十几个模式给你选。”业内人士担心,一旦洋模式后继乏力,中国电视台又该怎么办? 

        王磊卿预测,中国电视经历购买模式阶段以后,未来会经历一个新阶段,即所谓中国电视人和国外模式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模式的阶段。“如果说现在一下子走到全部靠我们自己原创,还为时尚早。下一步很可能是和国外模式公司进行紧密合作,创作出拥有我们自己版权利益的好的模式,最后再完成我们自己的原创模式。”

        (《人民日报》10.30 曹玲娟 顾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