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钱该怎么花

    《 文摘报 》( 2013年10月29日   01 版)

        对弱势老人的补贴是民政部门近年来的工作方向。为此,民政部要求各地逐步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支持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购买社会养老服务。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份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老人可用养老券支付养老服务。然而,究竟哪些老人可以获得此种补贴,各地的标准略有不同。但基本上还是以民政部门掌握信息数据的传统分类为主,如城市“三无”、低保老人、优抚对象、劳模、残疾人等。

        除了此类直接“补人头”的补贴,各地民政部门另一类补贴模式则是“补机构”。但这些享有政府补贴的养老院,究竟哪些老人可以低价入住,却缺乏精细化的评估定位。

        “现在有3600万失能老人,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总量,但是具体到个人,人在哪里?”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王帅看来,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有需求的老人,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评估,方能进行大规模的补贴。王帅介绍,日本就有非常详细的评估体系,同样是70岁的老人,健康程度、经济条件不一样,收到的护理补贴就不一样。

        为了提高评估的效率,美国政府给低收入老人划线,收入低于多少,可享受养老券;而养老券必须是在老人接受了机构服务后才能兑现。

        据了解,北京市每月给8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发放的每人100元养老助残券,本意是让老人们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一年大概5亿元,但是90%多都是在餐饮上,“老人拿着券买糕点、包子,并没有购买服务。”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地方政府补贴的对象,尽管收入较低,但当中相当大一部分老人身体健康,并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照料服务。

        “硬件建设通常是最容易达到的,达到之后你怎么通过服务把它们激活?”王帅说,制定精准、高效的补贴政策,将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更为关键的下一步。

        (《中国青年报》10.21 王亦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