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骗了我们70年”,“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你也许看过以此为标题的网帖。
“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全程仅需8小时”,“淞沪会战国军炸沉日舰‘出云号’”,“张学良晚年后悔发动‘西安事变’”……你也许看过类似的微博。
它们大多以“重述历史”的方式,对20世纪前半叶的知名事件进行“再演绎”,得出的往往是与公众既往认知截然相反的结论。对它们,你该相信几分?
当常识“遭遇”情绪,谁胜出
李坤睿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经常关注历史类网络信息。在他看来,“最容易传播的历史类段子,往往最能够迎合网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或情绪。”
一则曾红遍网络的民国传言,令他记忆犹新。
“修高铁有何用!难怪铁道部长被双规,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全程仅需8小时!不服气请去查当年历史档案和列车时刻表。”温甬动车事故期间,一条这样的微博迅速吸引了网民眼球。
单从字面上看,京沪铁路指的是北京与上海,铁路距离约1300公里。记者查询发现,即使在今天,乘坐京沪高铁须历时5个小时,动车则需要约12个小时。微博中展现的强烈今昔对比,令不少网民惊愕,继而点燃了对铁道部门“不作为”、“腐败”等问题的口诛笔伐。
然而,有人指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京”,是指南京,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仅约300公里!
在这种历史类谣言中,“常识败给情绪”的例子并不鲜见。
记者回溯发现,“京沪高铁”信息2011年2月就曾出现在某知名论坛上,当时已有质疑之声。有网民留言分析,北京至上海若8小时达到,平均时速要超过160公里,而上世纪30年代,最先进的蒸汽机车也才刚超过时速120公里,“因此在1928年,北京至上海列车8小时可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谈历史是一种现实关怀。”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民国史专家张鸣认为,这提示:网民乐于“买账”的土壤,或许更值得反思。
“人们在现实中有了不满或困惑,容易投射到‘想象的过去’;而我们传统历史教育的刻板化、脸谱化,也容易催生逆反心理,使网民愿意接受一些新鲜刺激的说法。”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民国新闻史专家刘宪阁分析,这就是为什么目前网上较有市场的历史类网帖,多少会对史实进行一些剪切、修改乃至编造,最终呈现出的,基本都是颠覆传统、褒贬鲜明的样貌,并迅速得到传播。
对疑似谣言“宜疏不宜堵”
面对层出不穷的疑似谣言,有什么好办法?受访学者多认为,宜疏不宜堵。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师徐进进一步分析,这也需要学者、网民、意见领袖和政府部门的“合力”。
“一些不实历史网帖泛滥,某种程度上也因‘历史离大众太远’。”徐进表示,当前严肃的历史研究普遍高深枯燥,向社会大众进行推广和普及做得不够。
意见领袖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张鸣提示,面对真假莫辨的历史类信息,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均需要动用情理、常识和逻辑。“尤其是意见领袖,他们掌握着话语权,但‘隔行如隔山’,转发自己并不熟悉又没有确凿史料证据的历史类信息时,要慎之又慎。”刘宪阁说。
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能做什么?
刘宪阁认为,政府最好的角色是以法治与规范,为公众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网上讨论环境。“稀释历史类谣言的最好办法,是疏导,也就是与不实说法‘唱对台戏’。看谁唱得好听,唱得更令网民信服。”
在新媒体的情境下,管理者怎么唱好这台戏,需要各方面的尝试和探索。“真理越辩越明,而管理者掌握着丰富的史料资源。”刘宪阁说,“当准确、翔实的历史类资讯不再是某种‘稀缺物品’时,网上泛滥的不实历史信息甚至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中国青年报》9.27 王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