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民生论坛

    群众的感受是检验雾霾天的唯一标准

    《 文摘报 》( 2013年10月17日   02 版)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某研究员近日表示,跟民众感观不一样的是,近十年北京的灰霾天实际上呈下降趋势,目前自动监测站在高湿条件下获得的PM2.5监测数据会失真,“大约虚高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需尽快纠偏。

        我们只能说,这是睁眼说瞎话!前几年,有多少北京市民知道什么叫雾霾?现在三天两头雾霾罩天,难道不是真的,而是市民们集体做梦、集体幻觉?! 

        当然,北京市近年来在治污问题上并非无所建树。在《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中,针对备受关注的以PM2.5为代表的大气污染现状,从机动车、工业、建筑施工等多方面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无论是将要出台的交通拥堵费,减少机动车购车指标等,都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然而,积重难返的北京空气污染,似乎并未在重拳面前有多少改善,至少是人们的观感越来越差。

        说到底,群众的感受才是检验雾霾天的唯一标准。人们用口鼻去检测空气质量,用肺去替城市呼吸,用生命健康在感知周围的环境。无论监测数据如何,真正衡量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永远应该是身处其中的市民,是实实在在呼吸的顺畅程度。无论表面的数字做得多漂亮,真正让全社会见证治污成果的方式,还是找回蓝天白云。纠缠于所谓数据的精确,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数据应当是为解决问题服务,而不是用来遮丑的。

        (《新华每日电讯》10.11 刘晶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