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文摘报》读者网上评报系统正式上线了,这是传统媒体利用现代传播形式实现编读互动的一次有效尝试。
今年7月,《文摘报》征集50名评报员启事刊登后,得到了读者的热烈响应。50名评报员从9月开始登陆光明网文摘报页面,对当月的每一期报纸进行点评,留下了中肯而有价值的意见。大家的认真态度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震撼。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评报的热心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与谢意,下面撷取几位读者评报员的点评。
《学林漫步》是我最为关注的版面,是我的哲学专业和教师职业工作习惯使然。其中的“论点短辑”虽文字不多,但信息既有质又有量。
湖北武汉读者 孙军胜
关于拥堵,本人花了十年功夫写成论文一篇(为此,07年9月4日曾步入《文摘报》报社),且近日即将刊出。其中许多参考源自《文摘报》。
江苏南京读者 李冠军
贵刊办得很好,深受读者欢迎。据我观察,主要读者是中老年人。在职的人除了上网看大报之外,通过看《文摘报》,可以扩大视野。老年人不经过上网就可以通过《文摘报》得到“大事小事都知道”的收获。
湖北宜昌读者 李进
《“百强报纸”〈文摘报〉 刊博会上受欢迎》一文让人很高兴。我作为《文摘报》的老读者,由衷地祝贺《文摘报》所取得的佳绩,并祝愿《文摘报》越办越好。
上海读者 徐秋栋
我认为还可设置一些小栏目:比如“政策解答”“办事指南”“骗术揭秘”“人生励志”“名人名言”“古诗鉴赏”等。
内蒙古莫力达瓦旗 读者 刘君
《生活百科》《运动养生》对我这样刚当家的年轻人非常实用。《人间万象》《史海钩沉》趣味性强。
个人认为,全面解析《牡丹亭》更是个亮点,希望以后对一些大家知其名、不闻其详的名著,都可以做这样的“科普”。
上海读者 陈杰
提三条拙见:一、登载新闻聚焦文章的同时,能否一并登载关于此焦点的几方评论,给读者以更多的联想与启迪;二、所载文选中的照片(如《你见过竹子开花吗》)能否适度放大,便于读者了解细节;三、周末版能否调整为彩色版。
天津读者 李林明
《特别推荐》用整版介绍《牡丹亭》很好,小报介绍大文章。
北京读者 伊鄂
我们单位长期订阅《文摘报》,喜欢该报的人较多,有时候我取晚了,就被别人拿走了,实在可惜。
北京读者 常耀
《〈牡丹亭〉的梦幻之美》在当前“铜臭熏天”的社会风气中,刊登中华经典之作,实在难能可贵,希望能系列刊登。《张曙光自供“贿选”院士,应该彻查》完全赞同,否则院士们将威信扫地。《“以房养老”遇冷症结何在》说出了我们老同志的心里话。《红尘中的禅修》道出了大老板们与普通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应引起社会学界的关注。
湖北读者 孙志强
《文摘报》第3282期一版捕捉到的问题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一个是大城市的年轻人急于购房的问题,一个是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为凑学费而发愁的问题。
河南许昌读者 方文亮
“影像注解中国梦”的文章,望有续集。“如何使用保鲜膜”“你见过竹子开花吗”“老外红卫兵”“石狮子的摆放有深意”等文章让读者开阔视野。
云南读者 杨和平
周末版的新闻聚焦对准了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特别推荐》的文章知识性、可读性、欣赏性兼备,不愧是周末版的一道美餐。2、3、4版是中老年读者的最爱。5、6、7版则满足了读者多层次、多领域的阅读需求,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河北读者 周艳波
《“免费体验店”诱骗老人高消费》,老人们看了这篇文章很受启发。《健康之友》登的内容对人们保健很有实际指导作用。我周围的人看了文摘报,认为人情味浓,都是从对人的关爱出发,教人们学会自保、学会生活。
河南洛河读者 穆秀君
微言大义、网友说等等对每个人都有警示提醒作用。《最美教师之歌》让人感动,同时也要问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为何如此不公平。《渐行渐远的滋味》让我有同感。
山东德州读者 付晓玲
我从上世纪90年代就订阅《文摘报》,屈指算来已20年,见证了贵报成长的过程,总体感觉是越办越好。美中不足之处就是,读者与编者沟通交流少。这次贵报开展的评报活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山东读者 夏传玉
《文摘报》3281期第4版和第5版编排比较活泼,尤其是第5版配发了名著的插图,使版面活起来了。
山西读者 陈林
《近百年语文书中的鲁迅作品》我们是通过语文课知道了鲁迅,知道了什么叫脊梁,难怪现在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攀比。
甘肃读者 王庆霞
建议周末版增设《一周热点》版面,可以是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聚焦点,包括广受关注的事件等。
江苏丹阳读者 孙东胜
我比较喜欢1、4、6、8版。一版都是热点问题,四版关乎健康。五版文多体少,六版学术有时不够精辟。人间万象这一版,给人的感觉一篇过长,两篇有点短。
北京读者 吴建刚
《健康之友》离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很近,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内蒙古扎鲁特旗读者 汪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