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郎平是优秀教练,但她并不具备起死回生的法力,她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一支基本技术及战术素养双缺的球队带到一流高度,更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解决中国排球所有的难题。
中国女排在刚刚结束的亚锦赛上先后负于泰国队和韩国队,最终名列第四,创造了1975年参加亚锦赛以来的最差战绩。但这样的结果却并没有让主教练郎平太过沮丧。
“这支队伍不输球才是不正常。”郎平早已意识到舆论对她的质疑也像纸里包不住火一样总要爆发,“亚洲第四这个定位没什么可遗憾的,实力就在这里摆着,我们不找理由,自己的技术缺陷这么明显,如果大家能明白光个儿大没用,还得靠技术和脑子打球,那就算亚锦赛没白输。”
郎平是优秀教练,但她并不具备起死回生的法力,她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一支基本技术及战术素养双缺的球队带到一流高度,更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解决中国排球所有的难题。
“连轴转”何来点石成金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郎平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要求极为细致,经常打断对抗,提醒队员注意在拦网时的起跳时机和手型、防守时的站位和进攻中的线路选择等基本技术。而在谈到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加强队员的基本功时,郎平显得十分无奈。
“我们下三路的技术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原先,这是欧洲球队的弱点,但现在她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反而是我们变差了。”郎平告诉记者,“这些问题不是我说一下她们就能改过来的,要靠长期稳定的系统训练去纠正,从目前来看,我们没有这个时间。”
新组建的中国女排自5月初集结以来,就不得不进入以赛代练的节奏:集训1周之后,参加了两站中国女排精英赛比赛;6月中旬,队员回到各地方队参加全运会比赛;7月底,全队重新集结备战10天后开战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而接下来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和亚锦赛之前的集训,总共只有1周时间。“点石成金”的美好愿望无论如何不可能在近两个月“连轴转”的比赛中实现。
世锦赛预选赛9月27日在湖南郴州开战,中国女排要接连面对印度、新西兰、哈萨克斯坦和韩国队,而亚锦赛上暴露出的问题,也很难在这次预选赛上得以改进——亚锦赛的失利或许只是中国女排一系列失败的开始,球员基本功差和战术素养低的缺点,也将随着体能的消耗而愈发明显。
选材误区埋葬看家法宝
尽管中国女排有着让亚洲泰、日、韩三强羡慕不已的平均高度(1.86米),但在掌握制空权的同时,中国女排下三路防守技术之差足以抵消网上的宝贵优势。
“大个子拦网暴露早,越南队都可以等我们起跳以后借手打,遇上技术好的二传我们就更吃亏了,像泰国这样快节奏的球队,二传的隐蔽性非常好,我们的队员在网前蹦来蹦去,就是找不到她打的那个点。”郎平说,“现在中国女排的进攻手段主要就是四号位强攻,快攻和战术组合几乎打不出来,但原因出在每一个环节上,一传、二传和攻手,看来看去我们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
事实上,中国排球选材的“唯高”误区已经长期存在并“深入基层”——国青女排的平均身高已经和国家队相同,国少女排的平均身高甚至超过国家队达到1米90。
“运动员选材高大化是中国排坛急功近利的最直观体现,多用身材高大球员也是提升队伍实力的最快办法,但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不再受到重视,队伍一味追求高度,技战术特色也被抛到脑后。”资深排球教练林榆廷表示,中国女排原本强调的是,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但现在的风气是,追求速效,只要眼前成绩。
受限于队员的明显短板,郎平在排兵布阵上多是“拆了东墙补西墙”。选材不易,苗子难寻,几乎是所有基层排球教练都曾遇到的难题。潜力股太少,基本功不扎实,也几乎是近几任国家队主教练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国家队是用人的地方
走入选材误区、丢了快速多变风格的中国女排在亚洲范围内必然掉队,而能否在4年之内改变中国女排已经走上歧路的“四不像”打法,才是郎平需要面对的最大课题。
因此,只有放弃对郎平“神化”的幻想,重新审视中国女排,才能发现这支球队备战里约奥运的难度甚至高于上一个至今还为球迷所诟病的4年周期——从蔡斌到王宝泉再到俞觉敏,伦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三易主帅,整个奥运会的备战就在主帅变更、阵容调整和打法磨合的不断反复中度过,被日本女排挤出奥运四强的最终结果,如今再看也是绝非偶然。
郎平不是神,但却仍是目前中国女排最需要的关键一环。排管中心主任潘志琛表示,此次亚锦赛并未给球队设定名次目标,“我们充分信任教练,球队在成绩方面确实不佳,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球队的积极变化。我们现在不是有水平打不出来,而是输在实力上,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和上一届国家队相比,中国女排的积极变化体现在队员们意识到队内良好氛围的可贵——过去的4年,国家队死用主力,绝大多数比赛都是7个人一打到底,专业人士对此评论,“场上球员累得想哭,场下替补只管拍手全无状态”,而这正是郎平无数次向队员强调“多人打球”的目的所在。
“多人打球”的好处在于队员可以轮休,所掩盖的问题却是队中没有一锤定音的主心骨式领袖。
“不是不想有这么一个人,是真没有这样一个人。”郎平说,“我们国家队的现状,是要纠正球员的基本技术,接个一传,动作五花八门,人人都不一样,但是我们看强队,比如巴西队,几乎所有队员都是同样的教科书式的动作,不管接一传还是拦网。国家队是用人的地方,不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我也希望各地方队能帮帮我们。”
在金牌至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女排精神的时代烙印深深刻在一代国人心中,使排球成为中国人投入感情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排球的群众基础不应该差,学校的普及开展也可以做得更好。在林榆廷的记忆里,他在上世纪60年代上小学时,不少学校都有排球队。但现在除了少数省市的个别学校外,还有多少学校可以像几十年前那样,为喜欢排球的学生创造参与排球运动的条件呢?
中国排球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联赛职业化改革,十几年过去,联赛的职业化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另一方面,原本作为举国体制优势体现的全国排球教练、运动员的大集训,也在联赛职业化改革之后停止。
在中国女排成绩持续下滑的这几年间,中国排协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排协的“行动”留给国人印象最深的更多是频繁更换女排主帅。寄希望于一名教练把一支队伍带出佳绩,却忘记了一支队伍依托的是整个运动项目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
从国家队夺取奥运成绩到地方队夺取全运成绩,“用金牌来统领整个体育运动的发展,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王宗平教授表示,“今年的全运会上,三大球项目的金牌、奖牌以3倍计算,并增设小年龄组。这样一个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激励政策,看似是中国体育主管部门对三大球的重视,实质却是让三大球在‘金牌至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奥运突破乃漫漫旅程
在郎平看来,2013年中国女排的最大目标是能拿出一个固定的首发阵容,但在亚洲的对手看来,这一目标已经落后。泰国、日本和韩国无一不是在2013年补充年轻队员,通过2014年和2015年的比赛完成新老交替,打造球队的整体战术。而中国女排在起步阶段便已落后,若想追赶对手,在联赛中挖掘新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只能寄希望于球员前往欧洲联赛接受艰苦的“特训”。
以韩国女排为例,这支亚洲四强中最年轻的球队,平均年龄只有23岁,核心球员主攻手金延璟攻发拦防各项技术非常全面,亚洲第一主攻手当之无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三选手。在本届亚锦赛上获得亚军的日本,实力更在韩国之上。平均身高仅1米75的泰国女排,表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应变能力。还有泰国人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以及排球运动在这个国家的普及程度,想必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因此,位列亚洲第四的中国女排,暂时还看不到重返亚洲霸主地位的希望——至少两年之内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而要想在3年后实现里约奥运会的突破,中国女排这段漫漫旅程实在艰难。
(《中国青年报》9.22、23 郭剑 曹竞 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