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9月19日 星期四

    评析

    日本人的“反日”和“亲日”

    《 文摘报 》( 2013年09月19日   07 版)

      最近,描绘原子弹爆炸惨祸的漫画《赤足小子》成为日本舆论沸沸扬扬的话题,岛根县松江市教育委员会以“有部分过激描写”为由,要求市立中小学限制学生阅读该漫画,更有偏右人士认为《赤足小子》是日本共产党和日教组(日本教职员组合)制作的暴力宣传漫画。纵观整个过程的舆论风向,不支持限制阅读的人占多数。最终,岛根县松江市教育委员会决定撤销该市立中小学学生阅读漫画《赤足小子》的限制规定。

      漫画《赤足小子》的主题是呼吁和平,为了让人们了解战争,对其残酷性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这是书的“毒性”,那么这样的“毒”是很有必要的。日本现有的历史教科书里,对过去战争的描述比较笼统,战争题材的漫画也算是对战争历史的补白。

      《赤足小子》骚动与当今日本社会的一种思潮有关,就是对“反日”的批判。“反日”和“亲日”,原先指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或者韩国人对日本所持的态度。近来常从日本人口中听到“反日”一词,这里指的是日本人自身的“反日”,也就是对日本的现状和历史认识问题的批判思潮。比较典型的有:批判安倍政权热衷修改和平宪法,说安倍有引着日本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危险,还有主张日本应该就历史问题彻底向中国和韩国道歉,日本应该反省侵略行为。这些思想认识过去被称为“自虐史观”,现在就简称为“反日”。

      与“反日”相反的思潮,姑且就称为“亲日”,通俗地说就是“爱国”,爱到狭隘的地步,认为日本的一切都好,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的中韩两国不断挑衅日本。

      在中日关系险峻时期,了解日本人的“反日”和“亲日”,对于了解日本的社会和现实有参考作用,但是无需过于担忧,只需冷眼观察。他人的言行实际上就是自己的镜子,对中国来说,并不缺乏因狭隘爱国而导致盲目宣泄、排外、自伤的教训。

      (《东方早报》9.12 黄文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