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北京发布的《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中,第三次传出要收拥堵费的消息,表述中用词仍然是“研究制定”。
早上8时30分,黄捷正堵在北京八达岭高速上,每天都是这个路段——从清河北到四环的健翔桥,只有6公里路,堵的时候要走1个小时以上。在自己每天上班的三分之一路程中,时速低的时候只有每小时6公里,甚至更低,这是黄捷当初买车时没有想到的。
这时他听到收音机里正播的新闻:原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兼营运部主任苏顺虎涉嫌受贿案因北京堵车而延迟审理,前一天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原定于上午10时30分开庭审理此案,但因押解苏顺虎的警车被堵在八达岭高速,开庭时间改在下午1时45分。
黄捷对记者说,其实自己心里也矛盾,每天都被堵在路上确实很难受,当然希望交通能畅通起来。“可前提是,收了钱,路况就真的能变好,如果该怎么堵还怎么堵呢?”
也有不少私家车主旗帜鲜明地反对征收拥堵费,一名私家车主认为:“在购车和用车过程中已支付了购置税、车船税、燃油费等高昂费用,其中包含了城市建设、交通管理的费用。再征收拥堵费,有乱收费之嫌。”
事实上除了北京,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多次讨论过开征拥堵费的问题。广州交委表示,拥堵费作为一个政策储备,现只是研究,并非马上要实施。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也明确表示,“在上海的公共交通体系还没有达到充分的便捷、安全、畅达之前,(交通拥堵收费)这些储备政策都暂不出台。”
(《法制周末》9.12 陈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