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新一届政府工作已近半年;而能反映政府施政重点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已召开20次。盘点历次会议,不难看出,新一届政府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出手不凡。
促改革
已召开的2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共有43个主要议题。其中,涉及改革议题逾10个。这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议题之一。10余个议题中,既涉及到简政放权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涉及到“营改增”的财税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的金融改革,还涉及到农业改革、铁路投融资改革、养老服务改革等。
巧合的是,机构如何改革、职能如何转变,这也是3月17日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向李克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当时,李克强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截至7月,新一届政府总共取消和下放了215项行政审批事项。履新才4个月,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的任务就已完成了近三分之一。
稳增长
6月市场传言钱荒,新一届政府没有出手。而在光伏产业遭遇困境时,新一届政府却选择了出手。
不救钱荒,深层的含义在于,新一届政府力图以金融之手,通过市场的调节,盘活存量,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把钱用在刀刃上。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救光伏产业,是因为从短期来看,可以稳增长、稳就业。中欧光伏贸易争端,影响到中国上千家企业的生存和40多万人就业。从长期来看,则可以调结构。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我国的光伏产品已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对节能环保、信息消费等产业的发展做出部署。这些措施都有着共同的特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惠民生
6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防治大气污染的10条措施;5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棚改”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治污是民生工程,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民生工程,更能补上服务业的短板……有分析指出,新一届政府在改善民生时,以全新视角和思维,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领域的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既能改善民生,又能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宏观决策时的“两难”变成双赢甚至多赢,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新华网 8.28 王俊)